English

跨越三万年的台湾之旅

2006-02-08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张崇根 我有话说

张崇根著《台湾四百年前史》是一部研究台湾地区史前史(考古学文化)和古代早期史的重要专著。作者在《绪论》中说,以往台湾史著作的史前部分太简略

;还有一些别有用心者歪曲台湾历史,硬说台湾岛是西洋人最先发现,台湾史只有400年,等等。“为补前者不足,纠后者之谬,以及解决因考古学著作过于专门化使一般读者不易读到,难以了解台湾史的状况”,作者决定撰著《台湾四百年前史》(以下简称《前史》)。读完全书,可以肯定地说:作者实践了他的诺言。

自台湾著名史学家连横《台湾通史》问世以来,有许多关于台湾历史的专著出版。但由于作者的写作动机不同,立场迥异,其起止年份、材料取舍、史实考订自然有别。如《台湾通史》起始于隋代,没有史前部分;台湾省文献会编纂的《台湾史》,正文1032页,史前时期只有12页;坚持“台独”立场的史明,写的是《台湾人四百年史》。《简史》作者在各界友人、特别是台湾朋友的鼎力支持下,搜集到许多考古学资料,经过归纳整理、解读考证,详尽记叙了上自3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长滨文化和“左镇人”,下迄明天启四年(1642)荷兰殖民者侵占台南前的史事,可以说,这是一部填补空白之作。

探讨台湾史前居民及其来源,作者下了很大功夫。《前史》列举台湾考古发现的稻、粟、碳化物和贝丘,浅穴式、地面式和干栏式的住宅建筑遗迹,陶器中的黑彩陶,以及生前有拔牙、死后使用石板棺作葬具和覆面葬、俯身葬等习俗。作者分析道,与东夷文化相同的稻、粟种植、石板棺、拔牙、浅穴式住宅遗迹等文化特质,在台湾岛出现的年代早(如在距今5000―4600年前的大坌坑文化晚期,就有稻、粟兼种的农业,生前拔牙、使用石板棺做葬具的习俗);而与越文化相同“采贝经济”和二处干栏式住宅遗迹,出现的年代晚于距今3500年。据此,作者突破了台湾世居少数民族(“高山族”、“原住民”)主要来源于古越人的传统观点,提出了新的假说:台湾地区的史前文化从纵向说,先后来自东夷和百越;从横向说,又分别来自东夷或百越的不同群体。因此,它们之间既有共性,也有特点。当然,台湾本岛内各种文化也存在着前后之间的继承与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从这个意义上说,台湾史前文化也是多源的,其根基则在祖国大陆。

另外,作者对台湾史前文化的分析予我以很大的启发:第一,不能将陶器作为确定不同文化类型相互关系的唯一标准,还应考虑石器的类型。作者认为,石器类型可以确定该文化的生业形态,而生业形态也应是区别不同考古学文化类型或同一文化内时间早晚的标准。这也许是作者在探讨台湾史前时代诸文化来源时,特别重视石器类型比较研究的缘由吧?第二,要多了解和掌握台湾考古的新进展和新的研究成果。到20世纪80年代,广义的“凤鼻头文化”或“凤鼻头文化诸类型”,已被张光直的“龙山形成期文化”、或用“凤鼻头文化”早期(指以细绳纹红陶为特征的牛骂头文化、牛稠子文化)和晚期(指灰陶与素面红陶为特征的营埔文化、大湖文化)两个阶段的提法代替了。再看第一章绪论所列7张台湾史前文化程序表,只有刘益昌列有狭义的“凤鼻头文化”,其余6位学者均不使用“凤鼻头文化”这一概念了。

著述《前史》,是件耗神费力的事,《后记》已作了表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书中仍存在有失检校之误。如第9页表二“・山文化”。对照表四、表七,应是“龟山文化”;第93页“江苏・安徽两者”,“者”可能是“省”之误;第214页注①,有两个“南关里东遗址”,其中必衍一“东”字;第319页,阿美族人称构(或楮)树为tumvl,下文作tunvl,二者必有一误。

(《台湾四百年前史》,张崇根著,九州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48.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