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英才教育的秘诀――英国公学研究》 原青林著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总是需要一批精英人才,这些人才引领整个民族
我对英国公学闻名已久,但那是由于公学时时出现于英国名人传记之中。仅仅伊顿公学一所学校就曾造就英国18位政府首相,众多将军和著名科学家赫胥黎、著名诗人雪莱等名人。不过那时所知也就是认为公学是贵族中学并是剑桥、牛津大学生源的重要来源地而已。最近,读了原青林所著的《揭示英才教育的秘诀――英国公学研究》,许多在心中悬疑未解的难题才渐次明晰,且引起了我对中国英才教育的反思。首先,我弄懂了英国公学虽然作为一种教育体制的确是以培养精英人才为目的,但它并不因此就真的是“贵族学校”。公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以资助贫困家庭出身的杰出少年为己任。虽然后来为解决经费不足等困难,招收了富裕家庭子弟或贵族后裔,但公学的杰出更多的依赖来自社会下层的贫困生。因而,英国公学并非如人们猜想的那样,是贵族纨绔子弟的乐园,相反,它是一个调整严峻对立的英国阶级关系的管道。其次,虽然剑桥、牛津等高等学府的确每年从著名公学如伊顿、哈罗、圣保罗等招收大量学生,但公学并非这些大学的预备学校,相反,公学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并不以升入著名大学为己任。像伊顿公学这样的学校,在教育体系中属于中学,它只招收小学已毕业13岁以上的少年入学,但与普通中学不同,它不以升学应试课程为主,而特别注重学生的人格培养。此外,很长时间使我困惑的这个公学的“公”字,究竟是何含义,也得到了圆满回答。按中国的习惯,“公”即官,公学自然是官学,但像英国这样的一个贵族制国家,真正的贵族应在官之上,怎么会钟情于官学呢?这次读书才明白,公学并非官学,相反它属于民间,是一种完全独立、自主办学,既不受教会干预也不受政府管辖的独立实体。“公”主要是指每所公学都不受所在地限制,面向全国招生,为全国培养顶级人才,是谓“公”。这三条对于英国公学的误解,大概并非我个人所有,相信有同感者可能颇为众多,原青林的这本书对于澄清此类误解会有很多帮助。
得到一些知识,固然重要,但此书更值得一读的是它对我的启发。精英教育是社会必需,抹杀这种客观需求,是不明智不必要的。从基层经长期磨练成长为精英,属于特例,正常社会不能这样指望。一切指望从下层选拔,必然造成高端人才极度匮乏,素质整体低下。而且,这是一种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也间接地延迟了社会的发展。相反,具有成型模式的少数精英人才特殊教育体制,可以保证社会高端精英人才的充足供应,可以使精英人才获得最直接的成才之路。经过适当的实践考验和合理汰选,一批批英才会成为我国社会的中坚和骨干。
精英教育是严酷教育,决不是现代追求的“快乐教育”,或人们心目中的“幸福教育”。在英国公学发展历史上,寄宿制和体罚,是公学的灵魂。公学原本只收男生,现在绝大多数公学仍保持此传统。进入公学事实上是进入一所管理严格,纪律严酷的宿舍,从此学生就与宿舍结成一体。由这种宿舍共同生活所培养的高度认同感、自豪感、荣誉感以及由此而来的道义感和责任感,就是公学追求的最高目标。因此,进入公学绝不是进入天堂,而要经受严酷生活的磨练。这种教育的出发点,与中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相似。这给我国当代教育提出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那种“小皇帝”式的教育究竟能不能培养出品格高尚、吃苦坚韧、才华横溢的英才?当然,也不必将这种严酷教育推而广之,可以借鉴英国的办法,一般中学进行义务教育,学生轻松,当然培养的目标也仅限于普通社会成员。而公学进行精英教育,学生要经受严酷磨练,目标自然是培养社会中坚、高端领袖。
精英教育不能由政府主办,因为政府是全体公民的政府,政府的一切举措只能面向全体公众,致力于普通国民教育。精英教育由有志于此的民间团体去办。大约十年前,中国也曾有民办中学、大学举过“英才教育”的旗子,但往往只是一种商业动作,它们既不懂什么是真正的英才教育也没有能力去办这种教育。时过境迁,如今中国经济发展了,富裕群体在扩大,民间资金大量囤积无处投放,一批批博士、硕士特别是人文科的硕士、博士找不到合适岗位,为什么不在此时聚集人才、聚集资金,兴办起以精英教育为己任的“中国公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