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家具》,张福昌主编,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280.00元
拨步床,浙江临海
(上)梳头箱,金华地区 (下)镜箱,温州
放在眼前的这本书,油墨清香,阵阵扑鼻。在2006这个初春的日子里,泡上一杯龙井茶,在袅袅上升的热气和茶香中,以一种出世的心情来入世,品尝到的将是世俗百姓生活的真味。
这张结婚大床,说不出它有多少年头了,是你的曾祖留给你爷爷奶奶的吗?典型的中国红,床的四周,装饰了大量的传统寓意图案,鸳鸯、麒麟、吉祥花卉,这样繁复的一个造型,这样私密的一方天地,看到它,仿佛还能感觉那有喜字的烛台,铜质,很粗的红烛在快乐地流着泪。经历了幸福、快乐、梦想和爱情。也许你会说,那时候的媒妁之言,没有爱情,那我们就把它称为感情吧。只是希望这样有感情的时间慢一些、久一些,如同很粗的慢慢燃烧的蜡烛。人一生,这样的时间本是不多的。
这桌,寓意着团圆和美,它的形状和上面的刻纹,充满着神秘、敬畏,流畅的弧线,迂回缠绕,装饰图案中浮雕的运用,使得整个层次增多,立体感强,原来粗大笨重的桌腿也变得轻灵活泼,不仅显得富丽堂皇,而且让人的生活感觉飞翔。
这对椅子,据说是为清代所制,椅子扶手端部采用龙头圆雕,周围彩绘,腿部雕以兽形纹饰。两把椅子大小、重量都各不相同,是为了体现男女有别。过去的那些日子,也许我们已经不太熟悉,但这坐椅的设计都是体现了男尊女卑。现在倒是讲究平等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暂时也不会出现椅子大小的问题,而且女人和男人一样承担起了责任和义务,也许某种程度上,女人还是承担了更多一些吧。
这山西的衣橱,大红的色调,强烈的视觉冲击,强烈的喜庆意味,彩绘表现的主题从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亭台楼阁到人物造型,全是百姓日常生活的内容。工匠们往往把自然界的事物和人们的美好愿望相结合,使家具充满天然和淳朴的设计思想。衣橱上的门环,成双成对,开开合合,推推拉拉,敲敲打打,时光流逝着,生命磨损着也繁衍着,无论是人是物,相互都刻上了年轮。生活的痕迹,浸透在衣橱的每一个角落。
那张木坐椅,由一整段圆木的部分内芯制作而成,椅面下部中空,放置炭盆,冬日可取暖,造型未加雕饰,见出工艺的简略和粗加工的稚拙。简略中透出的朴素与浑然,彰显了生活底层用具的自然与牢靠。
那张杵臼,木质尽露,那是我们中国南部地区传统的粮食加工工具。那张风车,那把木犁,天道有情啊,在技术还不是十分发达的时候,百姓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有限的普通用具中饱含了他们无限的智慧和创造。相信世界上没有真正百无一用的废物,关键看用在何处,以及如何使用。
那把油漆斑驳的洗衣槌,把儿上似乎仍然留着奶奶的手汗。现代高度发达的涡轮或者滚筒洗衣机,在洗净衣物的同时,也洗去了很多人们的记忆。一把洗衣槌,能够触动你内心最柔软的那块能够地方,物里有人,人里有物。我们选择追溯的对象,也是在选择记忆――人不该忘却的记忆。
那个竹菜橱,一层为二门小柜,密闭性强,用来存放装有饭菜的食具;二层拉门可拉伸,用来存放碗碟;三层四周通透,用来存放蔬菜等物。久违了,这橱,几十年前的情景忽然唤醒,小饭桌,小板凳,粗花瓷碗,吃着稀饭就咸菜,真香啊。回忆,将普通平凡的事物,增加意义,也许这就是生活,就是生命。眼前这个简单的小事,窥见出了文明的意义。
所有这些隐藏在平民历史深处、曾经附着了我们寻常人生情感的民俗家具,现在很多都已经进了博物馆。所以翻开了《中国民俗家具》的书页,享受到的就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个心灵的怀旧历程。这床、这桌、这椅子,承载了太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品位。虽然我们活在当下,但是眼前这种特殊的场景、特殊的物件,会引领我们和过去的日子、由日子累积起来的民俗、再由民俗渗透出来的文化来一个温馨的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