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1948年――两种命运的决战》,刘统著,三联书店2006年1月第一版,38.00元
刘统的《中国的1948年――两种命运的决战》一书,以解放
有关解放战争的历史资料以及历史著作,已经汗牛充栋,但由于这段历史的震撼性,以及现代历史资料的繁多,现代生活的复杂,相比较而言,对这段历史的研究,其实还是相当薄弱。本书是继金冲及先生《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也是三联书店出版的)之后,又一部按年份叙述的力作。
金冲及先生的著作,基于本人的经历和积累,大量地叙述了国民党统治区的舆论。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学习的结果,本书的前言,也以国民党统治区的舆论为切入点。但阅读全书,本书的叙述框架,仍然是一部革命史的著作。已故历史学家李新先生主持《中华民国史》的写作,在指导思想上,是希望写成一部全面反映这一时代的著作,只是考虑到当时的客观条件,无奈地写成以统治集团为主体的作品。看来,当前学术界,要写出一部关于全面反映那个时代的著作,仍有很多困难。
不过,本书虽然没有脱离传统的框架,但叙述丰富而细腻,是一部很充实的革命史著作。例如,本书除第一章叙述土地改革外,另有两章叙述解放区的经济,即第七章《建立解放区的新经济基础》和第八章《解放区军事工业的创办》。尤其是第八章,叙述了苏军控制下的大连,如何成为解放军的军工基地。这段历史,以往叙述得比较少,但这是一段有趣而又很特殊的历史生活,也很发人深省。1947年夏秋之际,国民党军一定要占领烟台,就是想切断大连对山东陈毅、粟裕所部的武器弹药供应。
关于土地改革,本书不仅叙述了土改的成就,并有专章叙述土改后农民的支前热潮,也点出了土改中的问题,以及对人民生活,军队纪律甚至人际关系的影响。书中还举了一个区委书记景晓村所谓“包庇地主家庭与汉奸恶霸分子”的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人际关系的状况。
战争的题材实在是太丰富了,上至将帅运筹,下至士卒临阵,本书都有细腻的叙述。例如,刘伯承、邓小平在部队困难时期对部队的动员;粟裕说服毛泽东改变战略决策的经过;关于攻击锦州问题,毛泽东的坚决和林彪的犹豫,以及毛泽东作为统帅,经受的11个小时的煎熬;林彪对解放军战术的贡献;塔山阻击战,第一线战士的顽强和勇敢;关于劳模吴满有被俘后的命运,等等。解放军的俘虏政策和工作,国民党被俘士兵和将校不同的心态,陈布雷自杀的经过等内容,组织进本书中之后,内容更丰富,可读性也更强了。
但是,历史已经过去了近60年,正像恩格斯所说:“人们所期望的东西很少如愿以偿,许多预期的目的在大多数场合都彼此冲突,互相矛盾,或者是这些目的本身一开始就是实现不了的,或者是缺乏实现的手段的。这样无数的个别愿望和个别行动的冲突,在历史领域内造成了一种同没有意识的自然界中占统治地位的状况完全相似的状况。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或者这种结果起初似乎还和预期的目的相符合,而到了最后却完全不是预期的结果。”当年所说的两种命运,客观历史的演变,和预期的效果出入很大。我们必须根据历史事实和客观历史演变重新审视。审视的目的,是理解历史发展的社会条件和逻辑性。在这方面,本书的叙述,还难以胜任这个任务。
例如,土地改革,我们没有必要像本书一样沿用旧说,而是要解释,为什么土地改革采取暴风骤雨的运动方式,其能够存在具备什么样的历史条件,这种运动方式有什么历史后果。土地改革的社会效果则更是一个复杂问题,并非仅仅支持了解放战争的胜利,一直到今天,仍有巨大的影响。既支持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又与目前的城市房地产问题、三农问题直接有关。我们为了认识现代中国,需要对那个时代有更清醒的认识。
关于形势,其实,1948年的最主要的成就,就是克服了中共内部的危机。1947年土地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根据地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对军队的团结和士气,也造成很大的冲击。1948年初开始予以扭转,并在新解放区停止土改。在军事上,1947年夏执行无后方外线作战方针,部队将士普遍有抵触情绪。刘邓部战斗力损失近半,陈粟部至少有三个纵队被国民党军打残,需要整补后才能作战,部队的情绪是“反攻反攻,丢掉山东”。中原地区作战困难重重。前线将领一再要求中央军委改变分兵作战的方针。正是在这个基础上,粟裕才能在事实上改变了无后方外线作战的战略方针,暂时不执行渡江作战的任务,采用了集中兵力,依托根据地在外线运动中歼灭敌人主力的方针,取得了豫东战役的胜利。这才奠定了战略决战的胜利基础.我们应该进一步研究毛泽东的战略方针,并且研究,外线作战分兵建立根据地的战略方针与土地改革问题在指导思想上的关联性。
关于辽沈战役毛泽东和林彪的分歧,本书虽然正确地指出了将帅之间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现象,当时将帅关系良好,最后达成了一致。但没有充分审视林彪一度不敢攻击锦州的理由。其实,从兵棋推演的角度讲,攻击锦州的风险确实很大。我在《中华民国史》第六卷中已经作了分析,此书出版于2000年,可惜,作者没有利用参考。林彪的部队要从松花江两岸长途奔袭南下作战,林彪心存顾虑,并不违背军事常理。后来的战斗,是在作了充分的后勤保障工作后进行的。毛泽东于1948年8月12日批评林彪部队“出动遥摇无期”,但实际上,当时东北天降五十年未遇的大雨,冲垮了林彪部队的铁路、公路运输线,只是在苏联技术人员的帮助下修复后,才得以运兵南下。国民党方面对解放军以如此速度修复铁路交通线还深感惊诧。林彪的问题,主要是1947年对四平攻击失利后,对攻坚作战顾虑较大,采取了过分持重的态度。当时,解放军虽已具备攻坚作战的能力,但尚缺乏对重兵防守的大城市进行攻坚作战的经验。锦州扼关内外交通的咽喉,有国民党军重兵把守,解放军攻击锦州,国民党军从关内、承德、沈阳均可能调重兵增援。解放军长途南下,一旦久攻不下,部队后勤保障发生困难,无法支持,军事失利必将超过四平之战。毛泽东作为统帅,重视的是战略利益和国民党士气丧失的大局,而林彪作为前线将领,对胜负的计算,要求更为精确。军事专家后来考察塔山阵地,普遍认为国民党军攻不下塔山是不可思议的事。这说明解放军胜利的前提,是国民党军队士气的崩溃,而不是参谋作业中的部队力量对比。本书没有注意到,林彪只有在获得济南战役胜利的经验后,才敢于悬军攻击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