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挑战,不同的路径”。只要从死板的行政规定转向灵活的专家决策,只要让老师从“课程工具”转向“知识工人”,就能在知识和富裕之间建立起牢靠的纽带。目标很清楚,道路有多条,政府所应做的事情就是带领自己的国家迎接挑战。
各国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政府投入为蓝色,私人投入为红色)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最近发布题为《知识经济:教育为什么是欧洲成功关键》的研究报告,国内很多媒体以“欧洲教育正被亚洲赶超”或“中国和印度教育超越欧洲”等题目转引了其中一些内容,可能这种观点主要来自英国《每日电讯报》的摘要:“欧洲主要与提供低薪低技能劳动力的国家竞争的时代已一去不返,今天,像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国家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制造着低成本高素质的人才。这彻底改变了以往的游戏规则。”报告的主要作者斯莱歇尔也许只是借此警醒一下欧洲国家,让政府把注意力放到教育产业上去,因为在他看来,“对教育的投资,永远是赢利的”。既然“欧洲无法阻止那些高速发展的国家一浪又一浪地生产高技能的劳动力”,既然“进入的门槛”已轰然倒塌,既然全球化语境下公司和个人都在全球范围内合作与竞争,那么,欧洲面临的挑战非常清楚。要想继续处于价值链的顶端并保持竞争优势,解决途径只有一条,加大教育投入并且革新教育制度。
这其实是一份很欧洲中心的报告书,所引用的数据在其他经合组织的报告中也屡屡被提及,得出的建议或结论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建设性。也许那不是作者主要关心的问题,作者的任务是提出一个观念,教育需要投入,不管是来自政府的,还是来自民间的,教育更需要产出,产出的结果才是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换句话说,不管白猫黑猫,抓着耗子的就是好猫。报告中专门赞扬了芬兰和韩国。一个是政府大力投入,“政策制定者的卓越能力推动着教育改革,造就了芬兰的成功”;一个是老百姓舍得花钱,“家长不惜血本地弥补公共投入的不足”。而被批评的德国和法国在“发展教育和技能上已不再处于领袖地位”,尤其是德国政府,因为担忧大学收取学费造成教育不平等而首鼠两端,结果反而造成了更大的不平等。
这些论断看起来很矛盾很混乱,实际上是有所指的。前些年欧洲担心高等教育的普及会造成文凭膨胀,从而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与收入。这份研究报告试图证明,无论采用什么方式,不断提升教育的平均水平永远利大于弊。报告的另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与美国相比,欧洲教育体系中存在两极分化,学生的表现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社会背景。由经济地位造成的教育机会不平等从孩童时代一直持续到工作以后的终身学习,富人反而能够分享到更多的教育资助。德国在中学阶段就过早地区分职业教育与研究性教育的做法又成为了靶子,报告中虽然承认,这种根深蒂固的历史传统虽然很难改变,但从结果来看,确实是富人和白领阶层占了便宜。
报告质疑的其实是老欧洲的精英思想,教育的大众化、平民化是提升人口素质的必要途径,放在全球竞争的氛围中,教育的规模化更是重中之重。而如何解决规模化可能面临的种种难题,报告引入了“变通”的概念,“同一个挑战,不同的路径”。只要从死板的行政规定转向灵活的专家决策,只要让老师从“课程工具”转向“知识工人”,就能在知识和富裕之间建立起牢靠的纽带。“迅速地适应,少点抱怨,开始转变”,目标很清楚,道路有多条,政府所应做的事情就是带领自己的国家迎接挑战。
问题变得很简单,如果教育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那么产品就是高素质的人才。老欧洲的教育真的落后了吗?也许从绝对数量上看,亚洲的教育成果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亚洲很快就会面临欧洲同样的问题,唯一的优势也许只是人口的基数比较大而已。老欧洲遇到新问题,亚洲的经验值得借鉴吗?文化和传统在教育体制中有着多大的影响力?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教育恐怕都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很难靠百分比来鉴定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整份报告的亮点却偏偏在此:无论对于国家还是个人,投资教育的回报远远超出实际上的投资回报率。教育产业是生产创造财富者的产业,这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欧洲只是感到了威胁,亚洲的超越,希望只是个哗众取宠的标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