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10日,《科技导报》开设了国内科技期刊中的第一家“学术不端行为举报信箱”。截止到4月10日,编辑部已经收到50多封举报者的来信,在刚刚出版的的第4期刊物上,编辑部又刊登了四起涉嫌学术不端的举报信件。记者从《科技导报》处了解到,该编辑部目前收到的50多封举报信,被举报的有高校
自2003年底至今,经《科技导报》社处理的涉及论文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的案例已经有4起,其中3起与该社有关。但是“举报信箱”开设以后,涉及的检举揭发事件基本上都是非该刊的情况,编辑部要通过其他的途径来取证、核实。在有些学者看来,《科技导报》的行为似乎超出了自己的权限,有可能引来法律风险。
中国政法大学的舒国滢教授说,即便是刊登在《科技导报》上的举报材料,也不能作为司法证据。“它只能算是一条新闻,或者属于证据来源。《科技导报》的行为仍属道德批评的范畴,不包括司法判断,他的调查行为并不越权。”只是,“在学术界我们一直没有理清学术打假的权利的归属问题。加之道德评价与法律的边界很难把握,被检举者很有可能以侵犯隐私、材料不真实、损害名誉等名目进行指控。”
事实上,《科技导报》对举报来信的处理和事实核查是相当谨慎的。苏青说,“我们的做法是:不对举报事件的性质进行评价和仲裁,只刊登经过核实后的举报事实,并对每个刊登的举报事件都作了材料和证据的备案。”为了杜绝恶意举报、草率质疑等问题,该刊“编辑部公告”特意强调,“凡证据缺乏、证据不详或无法查实的举报行为,本刊一律不予受理。”
有学者认为,《科技导报》开设“学术不端举报信箱”后,也许会有益于规范民间的学术批评队伍。舒国滢指出,国内的学术打假一直在依靠民间力量来推动。从“王铭铭剽窃事件”到近日爆出的“清华大学教授刘辉涉嫌学术造假被撤职解聘”都是在率先在民间发起的。
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李醒民也指出,“从深层上讲,那些抄袭、剽窃的行为充其量也就是‘梁上君子’。对于更深刻的问题,我们却视而不见。比如署名问题,带研究生的问题,还有那些“百科全书式”的官员问题。学术批评深刻含义不是揭短,而是提出建设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