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而居》,尚昌平著,山东画报出版2006年3月第一版,35.00元
确切地说,认识尚昌平是在读过尚昌平的书很久之后的事了。多年前,读她写的《荒原有爱
后来见过面,认识了,才发现生活中的尚昌平和我所想象的尚昌平整个儿满拧,根本没有什么独行侠的另类,也根本与荒凉、无定之类的词儿不搭边儿:一头乌发,长及腰间,编了麻花辫,倒显得乖乖女的样子。可是,即使是真的认识了,我也觉得我所认识的是两个尚昌平,眼前的这一个,眉清目秀的女孩子,是生活的实实在在的尚昌平,可以一起坐在孔乙己酒馆喝酸梅汤;想象的那一个,背了行囊徒步新疆,脸晒脱了皮,就着浑浊的水,吃着裹满沙粒的馕,顺河漂流跌进激流几乎淹死,为拍照片摔落山崖几乎摔死,是作者兼行者的尚昌平。
尚昌平这次的新书,有一个很诗化的名字《沿河而居》。河,指的是克里雅河,源头在昆仑山主峰乌斯滕格山,一路向北,直到汇入塔里木河,最后消逝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心地带。河是季节河,经常断流,经常改道;河的两岸,生长着胡杨林、芦苇滩、杂草,居住着达里雅博依人。沿河而居并不诗意,他们多是靠放牧养羊为生,生活不富裕,甚至清贫,一间木屋,一群羊,辗转放牧,居无定所;一瓢雪水,一张馕饼,食无求多。他们固执地守着这条河,守着家园。
“我太爱新疆了!”听到昌平讲这句话时,我正在电脑上看她拍的图片――我叫做“尚昌平的新疆”,正看到航拍的昆仑山干涸的河流图,沟壑纵横,像是人体的血脉筋络图一样,直觉得那就是新疆的血脉,是尚昌平的血脉。尚昌平所擅长的是记录实实在在的生活,用真实的图片和简朴的文字表明立场:对胡杨树诉说自己走失的羊只不能回家的女主人,希望树神能指引它们回家的路;流水村的采玉人牵着受伤的毛驴儿,背着20公斤的玉石走了十多里山路,他的妻子古丽娜尔焦急地等在村口;凑不够40只羊做彩礼,买买提・图迪娶不到心爱的姑娘。一位巴拉曼艺人,在我看来是位天才的艺术家,小时候跟着一位流浪的民间艺人学会了制作吹奏巴拉曼,在结满翠绿果实的葡萄藤下用芦苇秆细心地演示制作巴拉曼的过程。《沿河而居》记载的都是普通人的平常生活,没有粉饰,本本色色地平铺在我们面前。我们在一起闲聊的时候,昌平讲过很多书里没有记录的事情,她告诉我下次去新疆的时候要为她的马童买五只羊,让他尽快凑足彩礼娶到心爱的姑娘;要给不知玩具为何物的房东家的小女孩买一个芭比娃娃;要带一些书给那些放羊的孩子们。她说得自自然然,完全是说自己家事的样子,像是回娘家在计算送亲人礼物。
读者每看一本书,看一本写某地风土人情的书,都不希望看到的只是记游,只是猎奇,更希望看到的是真真切切的生活,看到离自己距离稍远的另一群人的生活,知道日子还有另一种过法。藉着这句话来说,尚昌平的《沿河而居》所提供的就是对于达里雅博依人的“尚氏解读”。
这位无师自通的民间艺人将濒临失传的巴拉曼制作技术继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