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古代食文化之旅

2006-04-19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郎寰 我有话说

《往古的滋味――中国饮食的历史与文化》,王仁湘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

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饮食的历史几

乎与中国的文明史一样长。在充饥果腹之外,人们赋予了饮食更多的文化意味,即今天每每被提及的所谓“食文化”。长久以来就对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感兴趣,前几日购得王仁湘著《往古的滋味――中国饮食的历史与文化》,读后受益良多。王仁湘是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员,做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方面的题目,似乎有些“不务正业”。但正是他的“不务正业”,让我们展开了一遭有趣的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之旅。

作者的资料工作做得非常到位,这正是得益于他的本业――考古学。从出土文物中,他对饮食器皿用具一一鉴定,分别出各种陶器和青铜器的作用,从而推出中国古代的烹饪方法,何时开始用火,烹饪是用烤法还是炮法……同时他的古文功底也颇令人佩服,无论经、史、子、集,凡是与饮食有关的内容,一一辑出,加以解析,灵活运用。如果没有他的筛选,一般读者要博览数量这么多、种类这么复杂、来源这么广泛的古书,相信要花费不少功夫,更遑论如果没有他的翻译改写,读者对古籍原文能否读得明了。同时他也就人们对于古语误读之处作了辨正。“君子远庖厨”被不少人说成是,庖厨之艺为君子所不为,在《古代厨师的地位》中,王先生通过回归《孟子》、《礼记》原文,从而得出其本意是说君子的仁慈之心,对于飞禽走兽,往往是看到它们活着,就不忍心见到它们死去;听到它们临死时的悲鸣声,就不忍心再吃它们的肉。所以君子总是把厨房盖在较远的地方。为了吃肉觉得香甜,不要去看宰杀禽兽的场面,也不要听见禽兽的惨叫声。看来人们传统的认识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书中收集的资料,不少是很具趣味性的。例如皇帝日常都吃什么,相信很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御膳的膳单》中,列出隋炀帝的膳单,虽然名字还有所保存,但是对于配料和烹法却不得其详了。其中还有清代咸丰皇帝和慈禧太后两张御膳膳单,颇有细读价值。如咸丰一张食单,大量用燕窝,配料主要是鸡鸭,颇为单调,用料毫不觉精彩,同时为了上菜及时,御厨们往往事先做好,放在食盒中保温,传膳时则同时端上,虽然及时而菜品却毫无滋味可言。不难看出皇帝虽然吃得昂贵而且分量多,但不一定吃得好,同时以今人营养学角度来看,肯定也会嫌其御膳膳单胆固醇偏高,绝非健康食品。中国古代从事厨业多位男性,《宋代厨娘好风光》则说,唐宋之时较为重视女厨,以至于岭南之地,教女都不以针线为基本功,专意培养其厨艺。做一手好菜,便被称为“大好女子”,不愁嫁不出去。而当时的厨娘也确实不同于一般庸碌女子,红裙翠裳,举止文雅。挥刀切肉,惯熟条理,有运斤成风之势。所做菜品馨香脆美,清新细腻。但酬劳也高得离谱,每办宴会,要支赐给绢帛或至百匹,钱或至三二百千。以至于官宦人家都要慨叹,如此的宴席不可经常举行,如此的厨娘不可经常聘用。

书中也谈到不同朝代引进到中国的“外国”食物,对东西文化交流如何影响现代中国食物原料和烹调法有重大的启示。汉晋时引进中原的如黄瓜、大蒜、芫荽、芝麻,南北朝引进的如茄子、菠菜、洋葱,五代至明朝引进的如辣椒、西红柿、番薯、玉米、番鸭等,都大大改变了中国饮食的原料、调味料和烹调法。很难想象,如果这些材料没有引入中国,今时今日的中国菜会是什么模样,煮法有何不同。

书中插配的近二百幅图片,不少是石刻砖雕的拓片图画,从中我们可以找出历史上食器的形状、纹饰、图案,也可从各种图画中,分辨出不同的饮宴分坐。同时还有大量的考古图片,有些还非常珍贵。《古代饺子的模样》中插配的“唐代的饺子”和“春秋时期薛城的饺子”两幅图片,皆为考古出土时拍摄的,饺子的形状还是比较清楚,留下了宝贵的图片资料,而我们现在再去看,则已经腐败不堪,模糊一团了。

同时书中还叙述了中国历史上有关饮食的故事,读之也不无启发。春秋齐国的黔敖,宁可饿死也不受“嗟来之食”;战国四君子“门下食客三千”,虽多“鸡鸣狗盗”之辈,却与主公同饮同食,无有尊卑;因一碗羊肉汤而亡国的中山国君,因一口鳖汤而丧命的楚庄公,因一块羊肉而惨死沙场的宋国元帅华元……历史上,演绎了多少一饭兴邦、一饭丧邦的故事,少时可能读过,但如今换个饮食文化角度再读,则又另具新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