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京剧的朋友都知道江南活武松盖叫天(1888―1970)。他是直隶高阳(今属河北)人,幼年时入天津隆庆和科班学习武生,后改习老生,倒嗓后仍演武生。宗法著名京剧演员李春来,勤习苦练,青年时因演武生曾折臂断腿而毫不气馁,坚持不懈,终于自成一家。他演剧以短打武生为主,讲究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注重造型美,
有意思的是,盖叫天并不姓盖,名字也不是叫天,他本姓张,名英杰,号燕南。“盖叫天”是他的艺名。张英杰为什么要改为盖叫天呢?原来,晚清京剧舞台泰斗谭鑫培之父,因嗓音高亢激越,被京剧迷誉为“叫天鸟”,又称“谭叫天”,谭鑫培宗师其父,人称“小叫天”。张英杰初到天津隆庆和科班时,艺名叫“金豆子”,那时他演的是武戏,人长得挺精神,又有斗性,戏班里的老齐先生就给他取了这个艺名。后来他到杭州,唱文戏这个艺名就不太合适了,于是效法“小叫天”,取艺名为“小小叫天”,他的本意是藉着“小叫天”的名儿,“弄点小米吃”。不料这一艺名遭到了一些人的讽刺嘲笑。张英杰一怒之下,索性改为“盖叫天”,表示他要顽强拼搏,盖过“小叫天”(见盖叫天《粉墨春秋》)。
有志者事竟成。果然,他以百折不回的毅力终于自立于京剧舞台,成为著名的京剧艺术表演家。无独有偶,京剧舞台上还有二人与盖叫天一样充满超越前人的自信力,一个叫盖春来,一个叫盖月楼。这二人当然也都不姓盖,无非是说他们要超过前辈大师李春来与杨月楼罢了。
盖叫天、盖春来、盖月楼,这三个演员称谓在姓名学上叫做艺名。艺名就是演艺界演员特别是戏曲艺人从艺后行世的别名。天下三百六十行,大概除了作家的笔名、演员的艺名外,其他职业的人可就没有别的名号了(宗教职业者的法名、道号是另一回事)。如果把艺名作为艺人的一种美誉和外号看待,那么艺名在古代早就有了。西汉有一位善于歌舞的女艺人,体轻如燕,能作掌上舞,因姓赵,被誉为“赵飞燕”。成帝入宫,封为婕妤,后立为皇后。“赵飞燕”可说是史籍记载中最早的一个艺名。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也介绍过一些艺名,“……如黄幡绰、云朝韦、镜新磨、罗衣轻”等。《红楼梦》中的红楼十二官即是十二位女演员的艺名,她们是贾府为迎接元妃省亲,专从苏州采买来的十二个女孩子,各依所演角色的不同,分别取艺名为:“艾官(演老外)、宝官(演小生)、?官(演小花面)、芳官(演正旦)、葵官(演大花面)、龄官、藕官(演小生)、茄官(演老旦)、蕊官(演小旦)、文官、玉官(演正旦)、?官(演小旦)。”
演员的艺名,往往是其艺术风格与表现特色的形象体现,艺名在广大戏剧观众中的知名度是与演员的演艺成正比的。对于艺名的来历,在戏曲界自然不足为奇,但在外界则知之不多。据笔者的了解和搜集,大致可分这样几种:
科班出身,取自字辈 从前演员拜师学艺,往往要由师傅选取艺名。这种艺名根据字辈排定,同一时期学艺的学员称为一辈,其格式为“姓+字辈+其他字”组成。“姓”仍是各人的原姓;中间一个为字辈字,固定不变;后一字自由选取。如京剧科班“富连盛”就是这样,“富字辈”有马富禄、谭富英等,“连字辈”有马连良、刘连荣等,“盛字辈”有叶盛兰、高盛麟等。其字辈为“喜、富、连、盛、世、元、韵”。
科班出身的演员,以字辈统一排行选取艺名的方式,几乎遍及各大剧种。例如浙东的越剧,师承范瑞娟、傅全香的东山越艺社的学员,以“东”为字辈,有张东娟、张东珍等。昆剧界也如此,如穆藕初在抗战前办的昆曲传习所,学员以“传”为字辈。著名昆剧《十五贯》中扮演况钟的周传瑛,和扮演娄阿鼠的王传淞,以及经常和俞振飞搭档演出的名丑华传浩,即为“传字辈”出身。
拿手好戏,观众美誉 这类艺名是观众对演员拿手好戏的美誉,通常以演员擅长扮演的剧中人物取名。如上面讲到江南活武松盖叫天,又如京剧界叶盛兰被誉为“活周瑜”,萧长华誉为“活蒋干”,谭富英誉为“活鲁肃”,马连良誉为“活孔明”。秦腔名演员王秉中有“活赵云”、田玉堂有“活吴王”之称。这类艺名,实际上是对演员艺术个性与演技的高度评价,是一种荣誉性质的外号。大凡在观众中有此殊荣者,也就成了剧团的挂牌名角。
承师传名,以继流派 戏曲界的流派是指一定历史时期里,在表演艺术的创作风格、艺术倾向和擅演角色上,相近或相似的演员所形成的戏曲派别,他们是一支上承宗师,下启新秀的艺术梯队,有的往往出于一家。他们的艺名具有浓厚的承传宗师的色彩,通常在上辈艺名的前面冠以“小”字。
如谭志道艺名“谭叫天”,其子谭鑫培就叫“小叫天”;猴戏艺术家郑长泰艺名“赛活猴”,其子郑法祥就叫“小活猴”;盖叫天之子张剑鸿师承盖派,艺名为“小盖叫天”;浙江著名绍剧演员、《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的扮演者章宗义艺名“六龄童”,又称“当代猴王”,其子也酷爱猴子戏,炼筋锤骨,技艺高超,艺名为“小六龄童”。又如豫剧名演员常香玉的后人,艺名“小香玉”。
也有的艺名是因仰慕且宗法名师而来。如京剧演员孙毓?艺名小振庭,出自武生俞振庭;评剧演员李再雯艺名小白玉霜,出自前辈评剧名演员白玉霜;沪剧老演员筱文滨这一艺名,则是从张文滨而来的。
登台龄童,用以纪念 有的艺名是根据演员正式登台演戏那一年的年龄取名,具有纪念意义。演员学艺的年龄往往比较小,所以这类艺名大都是儿童的年龄称谓,显得天真可亲。如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七岁时就开始演戏,初出茅庐,身手不凡,故名“七龄童”,以后又改为“麒麟童”。无独有偶,浙江绍剧著名演员章宗信,也是七岁演戏的,艺名也叫“七龄童”,他在《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饰演的猪八戒赢得了观众的极高赞誉。前面讲到的演孙悟空的绍剧演员“六龄童”,自然是六岁开始演戏了。绍剧名演员中还有一位十三岁演戏的王振芳,艺名“十三龄童”,他在《于谦》一剧中扮演的于谦形象曾饮誉京沪。
中途下海,出自原行 有的演员并非科班出身,而是中途下海的,他们的艺名往往出自原来的行业。如秦腔名演员刘立杰,原是木匠,演戏出名后人称“木匠红”;康正绪原是做白菜买卖的,出名后称为“白菜红”。
形象鲜明,先声夺人 有的艺名生动地概括了演员的鲜明舞台形象与高超的演技。如清初山西梆子戏名演员祁彩芬艺名“水上飘”,以“水上飘”喻其舞台动作灵活轻松、舒展自如的造型美。山东五音戏演员邓洪山擅演婉美动人的花旦,倾倒观众,艺名“鲜樱桃”。此外如粤剧名演员邝健廉艺名“红线女”,汉剧女演员陈伯华艺名“小牡丹花”等,都是观众对她们优美舞台形象的艺术概括,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艺名的来历有着各种原因,但有基本的一点,即都与演员的舞台表现生涯有关,上面列举的六种情况均是如此。生活是复杂的,也有的演员艺名不是来自舞台,而是出自台下。如清末有一位知县叫德克金,平时不拘形迹,有一位姓汪的人讥笑他,说他不是做官的材料,只配演戏。后来德克金果然被上司弹劾罢职,他就转而学戏,长期在上海演出。为了不忘那位姓汪者的讥笑,他特取艺名“汪笑侬”,用以自励。他能编能演,根据嗓音特点,吸收当时京剧名家汪桂芬、孙菊仙的唱法,别创新腔,自成一派。所编新戏,如《博浪椎》、《哭祖庙》等,在当时颇有影响。
再举一个出于台下的艺名。河南豫剧《唐知县审诰命》中饰演七品芝麻官的牛得草,原名牛俊国。他年轻时演的丑角艺术颇有特色,其时开封有一位名叫李春芳的清贫老儒,很爱听牛的戏,牛对他也很尊重。有一次,牛俊国对老先生说:“人家都说我的名字很不符合丑角行当,您老能不能帮我另取一个。”李先生想了想说:“姓侯的有叫侯得山的,猴子得了山可以攀登;姓于的有叫于得水,鱼儿得了水可以畅游;姓朱的有叫朱得糠的,猪得了糠可以体壮。你既姓牛,何不叫牛得草呢?牛儿得了草,负重劲行,韧力无穷啊!”牛俊国听了非常高兴。从此牛得草这个艺名就在豫剧观众中传开了。
艺名曾是中国演艺界的一道文化风景,充分体现了舞台艺术和演艺市场的审美追求与观众品味。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艺名已被人们淡忘了、陌生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演艺界那些影星、歌星、名角,几乎再也找不到艺名了。虽然也有什么“四大天王”、“超级女声”之类,但那不是艺名。艺名的缺失,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演艺文化审美品性的缺失。艺名缺失的现象,不正值得我们深思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