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讲稿文字也应多斟酌

2006-05-24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李国涛 我有话说

在《文汇报・每周讲演》(2006・5・14)版上读到作家陈丹燕在哈佛中国文化工作坊的演讲,题为《外滩,生生不息》,很感兴趣。这位作家除写小说外,就研究上海的历史和文化,写过不少文章,颇受读者青睐。这篇专谈上海外滩。这位作家真是费了不少心血,下了不少辛苦,搜集外滩百多年来的老照片。“那是1840年被迫开

埠前夕,上海是一派……”“那是1860年的外滩……”“那是1880年以后的外滩……”以后是,1949年的,1958年的,当然还有夹在其间的1908年、1910年……等等。有历史感,有趣,而且使人大开眼界。我真希望能看到这些照片,一年,一年,顺序而下,及于当前,那太有意思了。可惜,报纸上没法把作者搜集到的照片登出许多。它只选登一幅。但是这一幅,你要细读,也能长见识,而且学会读照片,我是指,读老照片。那幅照片是1993年拍的。大约那是一位摄影家拍下的吧,有名有姓,叫马可・锐波德(MARC REBOUD)。照片上是一位年轻、时髦的女士,拉着大约三岁孩子的手,在外滩漫步。我很粗心,原来只以为是一张并无特色的照片未加注意。作者一讲,我顺着作者的讲解看,才看出其意趣。原来那位女士上身穿的一件针织外套,这个外套在这里大有学问。它上面的图案正是外滩上有名的建筑群,那建筑群就是作者文章上反复讲到的汇丰银行等等。建筑群的上面则是浪漫的大星星。所以作者说:“她简直就是一个行走着的、有血有肉的、九十年代的外滩。”我是读到这里才悟出这幅照片的妙处。我欣赏这位女士的打扮和她对这件服装的图案的选择。

但是,就在我细读这结尾一段文章时,却觉出文字不大对劲儿。陈丹燕的作品以前读过,语言总是很清丽很畅达的。这里的文章却很生涩,我甚至怀疑这不是陈丹燕的原文,而是她用英文讲,由别人译成中文。是的,有翻译腔。谓予不信,举例言之。关于照片上那位女士,说是“上海的良家妇女带着孩子散步”。特别提出“良家妇女”,是要强调出那人不是青楼女子或“不正经”女子。但我看不出在这里使用这个词组有什么必要。接着写道,“她那骇人听闻的、紧裹在双腿上闪闪发光的紧身裤上”,是那件前面介绍过的针织上衣。这里的“骇人听闻”又用得怪。“骇人听闻”意思是使人听到都骇怕。一件上衣至于如此吗?现在,读者不只是“听闻”,而是在照片上亲眼见到了,也没有任何“惊骇”之感。再向下,说到那位女士的走路姿态,形容为“郑重其事地、捉襟见肘地、洋洋自得地走着”。走路的姿态怎么能形容为“捉襟见肘”呢?读者想象不到那是什么样子,从照片上也看不出来。在1993年,那种服装式样,即使是在内地,也已经算不得什么奇装异服了,何况在上海。读者觉得,这不大像陈丹燕的文笔。就赏析这张照片的趣味和眼光来看,也不像陈丹燕惯有的。这里对那位女士的穿着,有一种嘲弄、揶揄和窃笑。原本是该对这种开放和追求,表示欣悦、赞扬的嘛。除了这几个用语不大贴切的地方之外,说那女士“洋洋自得”并“郑重其事”,也是说她的矫情,不大方,不自然、不得体。问题是,在照片上真是看不出来这一些。还有,在这段话的前面几行,有“席地而起的旋风”这样的说法。查辞源,“席地”之意是:“古人铺席于地以为座,后坐在地上也叫席地。”“席地而坐”常见,“席地而起”则是生造的吧?我真觉得这样的地方是被翻译者译坏了的。或者是作者参考国外资料,自己译过来时未及细斟之故。总之,看了别扭。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