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康慨报道 走进英国的某家连锁书店,你往往会遇到店里醒目张贴的“好书推荐榜”,不过作为读者,你得多加小心,可别不加思索便掏出钱包。因为,这些上榜图书的位置,都是出版商花大价钱买来的。
《星期日泰晤士报》5月28日的报道揭露说,英国最大的连锁书商WH・史密斯书店,将
英国书店与出版商之间的这种暗箱交易,实际上已存在多年,其他大书商,如水石(Waterstone)和BooksEtc等,也在为自家店内的“本周图书”(book of the week)等推荐位向出版商收费,但史密斯书店的“成人金榜”(adult gold)今年将创下最昂贵的索费记录。
史密斯书店拥有542家城市连锁店,出版商为自己的某本书付出一周5万英镑的费用后,便会在史密斯的店内招贴、商品目录,以及其他促销材料上获得醒目位置。
过去五年间,有偿推荐的费用已暴涨十倍。今年若有某本图书想在圣诞节前的四周内连续上榜,须向史密斯缴付20万英镑。有出版商抱怨说,上榜费的涨价势头已经“弄不住了”。
“如果你在12月份出了这笔钱,(你的书)就会变成畅销书。”某一出版社的主管说,“但只有少数大出版商才花得起,所以书榜完全是扭曲的。”
史密斯书店全年可供购买的“推荐榜”有25种之多,如每次1.5万英镑的“本周阅读”(read of the week)。水石的“本周图书”则索价每本1万英镑,上榜图书会被贴上“我们高度推荐”或“我们喜欢此书”的标签,另附一篇简评。
史密斯书店的发言人上周承认“有偿推荐”确实存在,但认为这一做法无可厚非,因为,“这是图书业的通行做法”。
对书店和出版商而言,有偿推荐当然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读者往往被蒙在鼓里,不明就里,以为上了书店推荐榜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好书。
54岁的公务员詹妮弗・休伊特(Jennifer Hewitt)对《星期日泰晤士报》说:“我很震惊。这些情况早就应该让读者知道。你信任书店,但他们现在的做法和超市没什么两样。”
英国出版商协会(PA)表示,目前出版商的促销预算中,有70%花在了书店推出的所谓“线下”(below-the-line)计划上,这一名词指的是那些直接面对个人消费者的非大众媒体广告。
英国真是个奇怪的国家,好像这里商字打头的东西比美国还多。我不知道中国现在流行的“冠名权”是否来自英国,但冠名之风确以英国最盛。如“巴克莱英超联赛”、“曼氏布克奖”,还有那个大英图书奖,12个奖项,几乎个个都有商业冠名,什么“WH・史密斯年度图书”、“《读者文摘》年度作家”,“特易购年度体育图书”,还有个“play.com年度影视图书”,别扭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