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张曼菱笔下的北大

2006-05-31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严家炎 我有话说

《北大才女:张曼菱人生随笔集》,张曼菱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23.80元

提起张曼菱,读者也许会立即想到《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云》,这些散文诗般晶莹别致的小说当年给人们留下的深刻印象和悠长回味。然而限于篇幅,

我在这里不能多谈她的小说,只想评荐她最近新出版的一本《北大才女:张曼菱人生随笔集》。

同小说相比,随笔集似乎更能突现张曼菱本人的独特性格和不寻常的人生阅历。即使单从文字上说,随笔更见特点的也是它的率直,明快,诚挚,泼辣,放得开,有锋芒。张曼菱确实是一位极富个性和才情的作家,不愧为改革开放后首位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中国女性。她自谓“出身寒门”,其实父母都是世代书香。大学读书时期,她也人穷志不短,在校勤工俭学,敢冲敢闯,身无分文,心忧天下。记得上世纪70年代末,我初次得知她的名字,便是因为她入学不久就参加区人民代表的竞选,并由此而和做她工作的季羡林先生结为忘年交。我常想,张曼菱前半生曲折而丰富的经历,也许是有些高寿老人都未必能与之相比的。这类阅历,有的固然是时代的“赐予”,有的则是其本人的性格使然――是她自己撞上门去,别人用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古人云:“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张曼菱或许就是这样的人。书中最难能可贵的,便是由历代中国知识分子所承传的那种积极进取、自觉承担、百折不挠的人文精神。

随笔集首先吸引人的,是《穷上大学》、《世纪末的怀念》、《本色季羡林》等一组回忆新时期之初,作者在北京大学求学时的有趣文字。张曼菱以亲历者的口吻娓娓道来,叙述了与学界、文界许多著名人物的接触――老一辈的如朱光潜、钱钟书、季羡林、王力、林庚、曹禺、韦君宜、秦兆阳、金克木,中年的如李泽厚、袁行霈、谢冕、孙玉石、金开诚、倪其心,以及遇到问题时与校领导韩天石、马石江等的促膝交谈,写出了自己和同代人怎样在那种宽容、温厚、思想活跃、文化多元的环境氛围中逐步成长,完全不用理念而是用事实和形象,生动地描画了什么叫做“天下己任”、“兼容并包”以及与之相关的“北大精神”。可以说,《世纪末的怀念》是我看到的有关北大的回忆中内容最丰厚、最动人因而也最有分量的一篇。

围绕西南联大主题的另一组随笔――如《不拘一格惜人杰》、《段子・房东・不被消化的人》、《支撑我们心灵的恒久力量》、《黑夜里挑担的行路人》等,当是张曼菱编导和拍摄历史文献片《西南联大启示录》的副产品。西南联大是我国文化教育史上极光辉灿烂的一页,其《校歌》“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简直就是一篇铁骨铮铮的誓言,它在民族危亡关头为国家培养了邓稼先、朱光亚、杨振宁、李政道等大批栋梁之材。我曾有幸三次观看《启示录》,三次都被激动得泪流满面。如果说,荣获“五个一”工程奖的《启示录》是中华民族的一曲正气歌,那么收在《人生随笔集》里这组采访笔记和阅读感悟,应该说同样感人至深。每当读到邓稼先为了弄清一次爆炸失败的真正原因,宁愿身受强大核辐射而自蹈那片“死亡之地”;读到杨振宁在上海送别宴上收阅邓稼先专递信件,得知中国原子弹与氢弹完全由本国科学家自行制造,并无外国参与,因此竟喜极而泣时,我禁不住也会一次次地眼眶湿润。曾经是西南联大一员的哲学史家任继愈说得好:中华民族历来有两个特点,一是重“统一”,二是重“气节”。“统一”,是我们民族的生存常态,不“统一”是不正常的。从战国起,一切的帝王和学说都是围绕着“如何统一中国”而进行的。重“气节”,也是我们民族与生俱来的一个特点。正是由于张曼菱写出了西南联大在极端艰苦环境中如此顽强不屈背后的文化动力,才显示了这些作品特有的价值。

随笔集里还有一组是写作者的父母亲和自己的上山乃至下“海”生活的。父亲张进德原是文化人和书法家,却因莫名其妙的原因而“获罪”谪边二十年。作者怀着深情,写出一位久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布衣知识分子的高贵志节与书艺双绝的过人才华。诚如季羡林题辞所言,他“无名有品,无位有尊”,自幼教孩子背的也是“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之类,这一切同样充满了文化韵味。所以我总觉得,张曼菱的这本《人生随笔集》,其实也可以看作文化随笔集来读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