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新作品、新作家层出不穷的繁荣状态下,当代小说是否也面临尴尬和困惑?5月底,2006中国小说半岛都市论坛在青岛举行,70余位著名作家、评论家、期刊主编共同为中国小说“把脉”。“从去年到现在读了好几部长篇,架势端得很吓人,但为什么不能非常有力地从头到尾饱满地贯穿?”评论家李敬
泽对目前长篇存在的问题表示质疑:作家走向终点时不足以说服自己,只好勉强收场,因为没找到一种合适的艺术路径来贴近时代的现实与精神。评论家谢有顺指出,作家应该注重细节的真实,胡编乱造,描述生活的虚假经验,蒙骗读者,只能撕裂读者对小说的信任感。北京大学教授陈晓明认为,文学写作已分成两极,捍卫童真(纯文学),出卖童真(网络时代的博客写作),小说面临严峻的考验。记者还从论坛上获悉,去年填写中国作家协会报名表的申请者多是40岁以上的作者,30岁左右的已是凤毛麟角,20岁左右的年轻作家几乎没有。对此,评论家胡平表示,小说的主要读者群历来都是年轻人,抓住年轻读者,当代小说才有更大的增长空间。他认为“80后”的作家在“调侃一切、嘲笑一切”、“挑战传统、挑战精英”的外表下,是深刻的自我感和孤独感,因此应该多了解和团结年轻作家,抓住年轻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