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易学津梁》,汪致正著,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46.00元 |
正是为了让《周易》爱好者能寻到正途、少走弯路,我很乐意向有志于学习《周易》的初学者推荐这本《易学津梁》。
此书以“津梁”为名,就是想为读者提供学易的工具,让读者能把这部难读的国学经典读懂。如果书都没有读懂,怎么谈得上什么创见、发挥与运用?前贤早就把通向易学殿堂之路分为三段:识易之真、探易之理、致易之用。此书的初衷,就是想在“识易之真”这一阶段给读者一种最真切的帮助。而此书的基础内容,正是作者在学习《周易》的亲身实践之中所感受、寻求、探索,最后归纳出来的一些可以起到工具与桥梁作用的最实用的知识。
据我所知,《易学津梁》的作者汪致正是一位以自然科学与经济管理为专业,同时又广泛涉猎社会科学、热爱编辑出版工作,也热爱读书的有心人。在书香门第的浸润之下,几年前他开始读《周易》。可是,由于《周易》与所有的古代典籍都不同,有自己所特有的结构、体例、术语、图示,有不同的学派、学说、训诂、解经方法。要想真正读懂《周易》,绝不是按一般的学习古代典籍的方法即注译本加《辞海》就可以解决的。为此,他从一个个无法绕过去的难点入手,读书、比较、思考、请教、写笔记、搞索引、排同类、别异同、找方法、寻门径,分析再综合,综合再分析,在几年的酸甜苦辣之中积累了大量心得。他从实践之中深知,学习《周易》,方法第一,门径第一,必须扫清外围的碉堡,找到正确的方法,才能避免误导,升堂入室。他先后把自己的心得向身边的传统文化爱好者加以推荐,先后有三十多位初学者(包括大中学生)按他的这些方法去尝试着阅读《周易》,理解《周易》,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然也出现了若干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他进一步钻研与总结,多次寻师访书解决疑难,并把自己的心得整理编次向师友请教。这时朋友建议他修改补充之后加以出版,才有了这部书稿的问世。
在编辑出版该书的过程之中,为了尽可能地让读者使用起来方便、得益,又经过了几次的修改之后,才有了这本《易学津梁》。该书不但将易经与易传的性质、体例、要素、编撰、学习方法等条分缕析地告诉读者,还将易学(含易图学)的分期、流派、传授体系、主要学说、主要解经方法,以及易学的主要术语、常用字词解释比较完整地介绍给读者。书的附录除了提供给读者《周易》的全文外,还将参考书目与推荐书目介绍给读者。此书的作者与编辑尽心尽力、认真谨严,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却并没有为读者提供多少鲜鱼,而是提供了尽可能优质的捕鱼方法与渔具。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不敢说此书就是学习《周易》的最佳利器,但的确是目前所见到的惟一良器。德高望重的任继愈先生为此书题写了“易学津梁”的题签,想来他也认为此书已经达到学易之津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