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化体制改革

2006-06-14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本报记者 祝晓风、红娟、吴荷、丁杨、韩晓东 采访整理 我有话说

  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在于你是否具有市场竞争能力

金明善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长)

对于当前图书市场的变化,认识并不一致,有的认为低迷,有的认为滞胀,整体讲不景气是真的。但即便如此,并不排除仍有一些出版单位勇于创新,面向市场

、面向读者适时调整产品结构,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改革,从而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大力推进的文化体制改革为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了创新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机遇,能否抓得住,那就要看自己了。有一点可以肯定,面向市场的文化体制改革,最终将彻底抛弃目前不少出版单位仍在因循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下的经营管理方式。在计划经济模式条件下,经营目标是完成上级计划,主要服务对象不是读者市场,而是行政任务;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体制模式,主要服务对象是满足读者和市场需求,其经营资源将主要来自于市场,其效益的获得也将主要来自于市场。趋势是明确的,差别在于你是否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并看你是否具有整合市场资源并获取市场效益的能力,也就是说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在于你是否具有市场竞争能力。

  出版格局将发生巨变

张秋林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出版社要通过改制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然后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市场优势和出书特色。改制以后,出版业态、出版格局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原来按计划经济要求划定的出书范围分工将被打破。事实上,这种人为的专业分工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了,尤其在少儿出版领域,许多出版社纷纷涉足其间,使这一出版领域竞争尤为激烈。而一些专业的少儿出版社也开始将出书范围往上延伸,涉足青春读物、文艺图书等出版领域。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在巩固少儿出版优势地位的同时,从2003年开始进入青春读物出版,到现在已在这一细分市场形成了领先优势。

今年以来,我社出版的青春文学已经连续三个月跃居青春读物市场占有率第一名。现在,我社的出书品种和出版效益都有较大幅度增长,我们始终无法摆脱的一个困扰就是书号严重不足。改制以后,书号资源将和出版效益完全挂钩,出版社是会谨慎使用的。当然,管理要更为加强。出版社应按照市场需求去配置自己的出版资源。与此同时,随着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我认为原来按照行政区域均衡布点的出版格局也将渐渐被打破,出版社之间的并购重组也将成为可能。

改革模式不能过于单一

俞金树

(福建人民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现在,各地都在进行出版改革,组建了许许多多的出版集团、发行集团。但似乎模式过于单一,各省普遍是以该地出版社或新华书店?合成集团,这在文化发展战略上,是否有利发展,值得研究。要考虑,这样做,一是对今后的跨地区整合,会不会产生更大的地方保护主义的阻力;二是各地的资源、条件,不平衡是个客观存在,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是否符合实际;三是这种普遍关注组织结构调整而不够重视行业内部资源整合的模式,是否有利出版的可持续发展。出版业应该建造一些“航母”,但不等于每省都需要建造一艘“航母”。我们需要“航母”,也需要非“航母”的各种各样的“舰艇”,还需要许许多多的“编外”舟船,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百舸争流的壮观局面。中央强调的“注意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及不能用一种标准、一个模式来要求的精神,是值得认真学习领会的。出版改革,应当从侧重组织结构调整转到关注资源整合和出版社布局的调整上来,从而形成符合各地实际、各具特色、有利持续发展的态势。

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汤鑫华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社长)

文化体制改革在中央的强力推动下,已呈全面提速之势。对于大多数出版社来说,这次改革将不是内部自发的小打小闹,而是外部推动的脱胎换骨。它的内涵有两点,一是现为事业单位的出版社毫无悬念地转制为企业单位,二是回归企业本来面目的出版社实行股份制改造。我们参与和投身文化体制改革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是不成问题的。但我们对转制的准备工作,特别是长远设想,做得全面到位吗?我们是否对转制过程中必然出现的清产核资、社会保障、税收优惠之类的现实问题关心较多,而对转制后我们即将面临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分析欠佳,对可能出现的遗留问题、隐性矛盾估计不够,对必须先行的战略定位、制度安排设计缺失?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改革转制的方向已经明确,中央的决心坚定不移。我们这些出版社的管理者,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现在成了关键。我们既要重视改革前的筹备动员,重视改革中的精心运作,更要重视改革后的长远规划。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心明眼亮,有的放矢,我们的改革才能得到有效扎实推进,我们的事业才能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改革要解决实质性问题

程孟辉

(商务印书馆国际公司总编辑)

出版体制改革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出版业发展道路上历史性的战略选择。出版社从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变,必须按照市场规律进行企业化改制。现在各方面对文化体制改革都很重视,重视的背后要研究问题,我希望改革要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引入良性竞争机制。现在有的出版社一总结就是出了多少种书,码洋有多少,但是真正实现的赢利却不交待,最好从财政意义上考量:为国家上交了多少利税等等,这样才能把高额码洋背后的问题暴露出来,以利于进一步研究解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