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书市是中国出版界朋友们的大聚会。朋友聚会自然要聊点大家都关心的话题。中华读书报是大家的讲坛,我们精心选了几个题目,邀请了几十位朋友一起聊聊。大家说得都很精彩,我们也用了整整三个版让大家畅谈。就这,还是不够用,有些朋友没说痛快,有些朋友没来得及说。没关系,中华读书报就是为大家说话的
,请大家说话的。我们会一如既往,竭尽所能,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学术、出版事业的发展做点事情。
阅读需要培育
黄尚立
(广东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编审)
据有关调查显示,近六年来,我国国民阅读率呈总体下降趋势。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和媒体多元化改变了国民的传统阅读习惯。如人们阅读的功利性越来越突出,往往少了传统意义上为了修身养性而读书的心情;电影电视、电子游戏、互联网络在不断地分割人们的阅读时间;社会信息量的剧增,影响着人们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浅阅读”“泛读”成为潮流。另一方面,出版业自身也有责任。图书市场的产品同质性较高,低水平重复和跟风现象十分严重;部分出版单位偏离了出版传承文化的使命,造成出版的低俗化、平庸化。
我们还应该看到,调查中所指的阅读率是指对纸质出版物的阅读率,它的下降是媒体发展的一种趋势。国民传统阅读率虽在下降,但媒体接触率却在上升。不管载体如何变化,接受教育、获取信息、娱乐身心等阅读的基本功能不会改变。
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国家、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个人的创建离不开阅读。阅读风尚在全社会的确立,需要各方的积极努力。我们出版业自身能做什么呢?我想应该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是出版业自身要坚守出版的文化价值,多出精品佳作。图书等纸质出版物不会退出出版舞台,而是会在新的技术条件下不断创新传播内容和方式。由于生产方式的不同,将来纸质出版物与网络出版物相比的竞争优势很可能就在于其文化价值与公信力。
二是要通过等各种文化活动推广阅读,推动群众性读书活动的开展。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和广东省出版集团、发行集团每年举办一次“南国书香节”就是为了这一目的。广东人民出版社最近组织的“《广东九章》:飘红广东文化――大学生系列辩论赛”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事实证明,以精品图书所提供的丰富多彩的内容和观点为依托,在广大民众间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是能培育良好的全民阅读习惯和氛围的。目前,我们正在考虑发起设立“全国阅读日”或者“全省阅读节”等活动,同时组建集团读者俱乐部,以此倡导全民阅读活动。
三是要把开发、扩大农村出版物市场,满足广大农民的文化消费需求作为出版业今后工作的重点。虽然以各地区中心城市为主的图书市场相对饱和,但广阔农村地区的图书市场还很大,只是我们还未能充分地开拓。集团去年组织出版的《“三农”书系》取得了成功,积累了经验。接下来,我们计划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农村书屋”等形式,进一步开拓农村出版物市场。
四是要抓住产业升级的历史机遇,在新媒体这个领域实施跨越式发展,在未来的文化市场竞争中争得主动和先机。出版物的载体虽然不断地发生变化,但出版业制造“内容”的功能不会改变。这需要我们始终坚持和不断提升“内容的提供与创新”这一核心能力。
图书还是思想的最佳载体
罗小卫
(重庆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中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国民传统阅读率首次低于50%。与此同时,网络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上网阅读率2005年为27.8%,7年间增长了7.5倍,每年平均增长率为107%。
以上调查数据说明人们对传统的纸质图书的阅读方式在减少。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多媒体的发展特别是网上阅读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吸引读者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读者。二是纸质图书无论是形式和内容都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如何把主旋律和多样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国宣传战线的主旋律,这一点是不容质疑的。但是如何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主旋律表现出来使之接受,这就是我们出版行业必须解决的问题。
现在图书市场上,原创性图书少,同质化倾向严重,表现形式单一。排行榜上的畅销书长期上有10多本,根本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日益增长的丰富多彩的需求。所以,我认为问题还是出在我们出版行业自身。中国图书市场潜力很大,群众对图书的购买力与国外相比,差距还很大,就是国内相比,东部和中西部相比,人均购买力也有60―80元的差距。如果,我们认真解决好图书出版形式单一,发行渠道和手段单一等问题,纸质图书的发展还是有很大的空间。我认为“对于一个行驶在民族复兴快车道上的民族,决定社会发展全部希望的思想,最佳载体还是图书”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
除前面讲到主旋律和多样性的有机结合外,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实行文化产业链的联动,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多媒体时代既给人们的阅读生活呈现了更多的可能性,也给出版业带来了想象和创新的空间。从内容生产上,我们正在尝试图书与卡通、动漫、影视的结合,让传统阅读与休闲阅读相得益彰;从渠道上,我们也尝试书店与书友会、直销队伍等结合,大众渠道与专有渠道结合,实行营销与传播的整合;在传播形式上,BBS连载型小说方兴未艾,博客、播客风起云涌,传统出版业只有和现代IT技术和传播方式的发展相结合,建立网络、直销、书友会等平台的联动,深入挖掘各类群体喜闻乐见的作品题材,唱响主旋律,满足多样性,实现经营作者、作品和读者的目的,才是我们出版产业开赴“蓝海”的光明航线。
我们必然能走出“阅读困境”
陈昕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关于“阅读困境”的提法,还要仔细分析。
其一,虽然阅读的绝对量在下降,但是,调查也表明,人们对于阅读重要性的评价在逐步提高。
其二,我们应当注意到,在纸质阅读相当下降时,其他媒介的“阅读”则在上升。出版的本质是促进优秀文化的产生并广泛地进行传播,纸质媒介是实现出版功能的主要形式,在所有媒介形式中,它的有限下降,对出版的发展影响也极其有限。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正处于一个巨大的转型期,中国的出版也处于一个巨大的转型期。所谓“阅读困境”,只是这一转型期的一个特殊现象,既不反映中国文化的本质属性,也不反映中国出版的本质属性。它是一个暂时现象。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出版产业改革的深入,我们走出“阅读困境”是必然的。
其四,在欧美出版强国的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类似的“阅读困境”,说明这种现象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普遍性。
当然,我们也不能对目前的“阅读困境”等闲视之。应当把这一现象与出版业目前的一些现象联系起来考察,比如与出版品种大幅增加、单品种平均销售量相对减少、出版社库存普遍增加等现象联系起来考察,研究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也就是说,尽管出现“阅读困境”的原因或者说主要原因、根本原因有可能不完全是出版业的问题,但出版业者要反躬自省,立足于从出版业的内部体制、机制上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应当树立这样一个观点:中国的出版业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仍然处于一个新的增长阶段,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要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
阅读和出版是文化传播过程的两个阶段,出版人在此两个阶段都负有重要的使命。出版人要有强烈的文化使命感,要把人类优秀文化的传承作为自己职业和事业的出发点与归宿。市场需要引导,阅读需要培养,真正优秀的文化产品必然会受到读者的厚爱,关键在于,要为这些优秀的文化产品创造出适合读者接受的形式,同时为读者创造更多更好的机会去接近真正的优秀文化产品。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需要,归根到底,取决于文化产品的质量。真正优秀的文化产品,必定会得到读者的认同。
用精品唤起大众阅读兴趣
刘丛星
(吉林出版集团副总经理)
青少年是我国图书的阅读主体,是出版社图书市场的主要读者群。但是,近几年来,随着科技媒体的普及化,无纸化阅读已逐渐形成一种风气和时尚。图书印数下降、退货率增高,已成为出版社发展的瓶颈之一,图书阅读形势不容乐观。其原因在于:一是图书内容品质下滑,阅读的含金量减少,读者的购买珍藏欲望减弱。二是多媒体文化信息传播的最大化和普及化,使读者减少了对图书文化信息传播的依赖性。三是青少年阅读习惯正在发生质的变化,即从对纸质媒体的依赖转变成对电子媒体的依赖。四是全社会的浮躁心理造成读书氛围的缺失,快餐文化使图书失去部分市场份额。五是图书出版的供大于求,使单品种图书购买量减少。如果说外在的因素是使图书阅读率走低的客观原因,那么,图书产品品质粗糙是阅读量下滑的内在原因。
振奋全民阅读兴趣是一个宏观的课题,需要国家从各个层面综合解决。就出版社而言,能否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以考虑:一是营造读书氛围,形成图书阅读的话题意识,多家出版社畅销书的运作,就是成功的案例。二是进行阅读市场的量化分析,涉及到读者群细化分解、不同读者层面阅读取向锁定、核心读者群的确认等等。三是加强媒体间的合作,尤其是与影视、网络相配合,共同打造阅读平台。四是大众出版精品化,全民阅读兴趣依赖于大众出版精品化,精品大众图书是阅读兴趣建构的平台。五是加强青少年阅读兴趣的培养,快乐阅读是我们出版人要认真研究的课题。六是关注图书的价格和形式,要认真借鉴国外平装本口袋书的出版方式。
调动各种因素走出阅读困境
张天明
(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阅读的危机,在某种意义上,也昭示着阅读本质的回归,即阅读其实是对信息和知识本身的吸纳,多种阅读介质分割了受众,但阅读仍旧呈上升态势。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与和谐发展,国人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越来越精细化、个性化,纸质图书的阅读将会有所提高。同时,纸质阅读、网络阅读、移动阅读将在内容上相互融通和互动,在阅读方式上共存和互补,阅读媒体各产业间既相互竞争,又互相促进,携手满足社会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要。
阅读困境终究是一个社会问题,作为出版产业的从业者,我认为,要振奋全民阅读,构建书香社会,需要政府、社会和出版人的共同努力。
政府倡导:国民阅读关乎民族素质,关乎民族精神,关乎社会和谐,政府要大力倡导,从国家意志上强化阅读行为,引导公民阅读,使阅读成为公民的一种文化自觉。建议政府尽快设立“国家阅读节”,倡导阅读风尚;加大对“读书月”的行政主导作用,同时设立“主题阅读年”,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浓厚的书香阅读环节和氛围。
社会参与:阅读既是个体的文化体验,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建议在各级各类学校,设立阅读课程,针对不同年龄学生心理特点和阅读趣味,传递阅读方法,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社会各成员组织把阅读书目的推荐、阅读活动的组织、阅读效果考察纳入到构建学习型组织实际行动中,把阅读自觉作为组织文化和构建组织文化的内容和途径。同时,让图书馆、书店进社区,方便阅读,影响阅读,让全体公民共享阅读。
出版自觉:出版是内容提供产业,出版的责任、生命和活力源于为国民提供大量的、丰富的、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这种过程和行为,应成为出版人的文化自觉。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以产品的文化含量为质量尺度,以满足读者有效阅读为标杆,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图书精品,提供内容阅读。本次书市集团共带来优秀图书6000余种,新书1000余种,其中《魏源全集》、《湖湘文化大辞典》是湖湘文化精品之作;《玩过小学》《天赋教育》等是优秀的素质教育读物;《伊人伊人》、《一个女人的史诗》是优秀的原创文学力作;《时间简史》(普及本)、《爱因斯坦的宇宙》是畅销世界的科普精品。
我们提供书香阅读,我们守望文化传承。
(以上由本报记者吕慎统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