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研究出版业问题的人太少
孟昭宇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
现在的出版业,有个问题,就是从社会影响与社会功能上看,它很重要,但是从产业角度看,出版业尽管从业人数很多,却是一个小产业。目前,图书市场很难有大的发展。
现在想利用出版赚钱的人很多,但是认真研究出版业问题的人很少。我觉得这是现在很值得关注的一个大问题。
大学社发展举步维艰
何林夏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
现在图书市场越来越细分,个人阅读需求也是越来越细分,出版社出一本学术图书,投入比较大,回本也比较难,整个经营压力就很大。现在,社会出版社要上交33%的企业所得税,但是大学出版社要上交的各种项目已经达到利润的百分之四五十;除了企业所得税,大学社每年还要向主管高校上交利润,还要承担补贴科研出版的任务,没有教材的大学社光靠学术人文图书的出版,很难支持,很难发展。没有发展,大学社经营人文学术图书就更加困难,没有这些图书的出版,国民阅读就失去了重要的一块。
承担着教学科研出版任务的大学社背着如此沉重的负担,没有教材的支持,怎么发展?这是我们大家都在思考的问题。学术出版投入巨大,市场空间狭小,沉重的负担,以及与民营书商、社会出版社在税收方面的不平等竞争,加上盗版猖獗等,大学社两难。
出版的考评体系存在问题
陈纯跃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
对出版的评价考核体系确实存在问题。出版的上级主管部门对出版的考核仅仅是利润指标和销售规模。其实,对出版考核的第一要务,应该是它对文化传承和文化建设的作用。对于一个国有出版社而言,首先应该看它对国有文化的贡献,其二才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现行考核中,社会效益也是必需的,但在操作中的问题是,社会效益是软的,而经济效益是硬的。即便是经济效益,更多的也是指利润指标,不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老出版家叶君健曾经说过一句话:“做出版,第一是不亏心,第二是不亏本。”这确确实实是对出版者的要求。
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傅光中
(山东画报出版社副总编辑)
我最近比较关注的是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问题。尽管这个问题听起来像是老调重弹,事实上它与人们的所有活动息息相关。由本人策划的德国畅销书《世界哲学史》即将付梓问世,这部哲学巨著反映了人类思想精神世界复杂性和多样性。思想决定行动。很多事情其实就是一个认识问题。道德也好,法制也好,都有一个“你怎么看”的问题。黑格尔说“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就一件事的对错仁智互见,最后归结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凡事不能都经过实践去检验,否则实践造成的损失和代价也太大,真理的价值、人类的主观能动作用又从何体现……关于人的精神思想世界的探讨,应该策划出版不少好的图书选题。
女儿高考
汪家明
(三联书店副总编辑)
这两天女儿参加高考。高考前女儿复习中有时提出一些语文、历史方面问题,有的我认为是“伪”问题,有的甚至让人哭笑不得。由此想到我们的中学教材。我参加过个别教材的编写,知道其中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可是我们的出版人、编写者,更关心的还是如何不择手段地占领市场,获得经济效益――或者说,不是他们要这样做,而是当前教材市场的潜规则迫使他们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