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大学里几近狂热的答辩高峰,或者干脆这么说,正在痛心疾首地目睹着同学们为了不读书或者读书不够而付出惨重的代价,《中华读书报》的编辑却又打电话过来,甚至专门把材料寄到我的电子邮箱来,一定要我针对今年高考的一道作文题写点什么。
原来,今年的考生们碰到了这样一道注定让这家报纸感兴趣的题
目前中国读书的人越来越少。1999年为60%,2001年只有52%。造成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说没时间,青年人说不习惯,还有的人说买不起书。相反,网上阅读的人越来越多,1999年是3.7%,2003年已有18.3%。
全面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和一个角度,自己确定题目和文体,字数800字。
编辑的最初意图是,让我也像唯命是从的孩子们一样,围绕当代社会普遍阅读不足的现象,撰写出一篇命题作文来。不过,在仔细品味了这个题目之后,我却不愿再被它牵着鼻子走,――并非在耍弄什么教授的派头,而实在是因为这个题目本身,在我看来就很值得商榷。
由于自己也经常要出考题,所以我也琢磨过出题的原则。毫无疑问,一道好的试题一定要有相当的弹性,预留给同学们足够的想象和议论空间。我想,大概也正是出于此种考虑,这个题目才给出了有关“读书”和“网上阅读”的两类数据,向考生们提示了问题的“两个方面”。
不过问题恰好就出在这里!我不明白,出题者为什么要进行这种貌似的并列?它的“前一方面”当然不在话下,它涉及了我们社会越陷越深的文化困境。很多人都曾为这种危机大声疾呼过,比如我本人就曾在《中华读书报》上撰文指出:“一种无形的阅读传统,一种曾经支撑过整个文明的对于‘书香’的普遍陶醉,要远比千百万本摆放在书架上的实物来得重要。这也就意味着,对于精神上的‘阅读传统’的损害与葬送,其实要远比物质上的焚书坑儒危害更大,几乎会抽干一个民族的神髓。”
然而它的“后一方面”却相当突兀,竟然转向了所谓的“网络阅读”,以至于只要沿着这种似是而非的“两点论”走下去,就很难不在一种强行粘合起来的叙述结构中,把这方面的“所失”跟那方面的“所得”拼接起来。这样一来,答题者就难免感到尴尬:要么只好在后者的背景下去强调前者,显得像个落伍的复古主义者,要么只好在后者的补偿下去淡化前者,从而把阅读传统的沦丧,悄悄偷换成为阅读手段的更替。
由此照我看,这道乍看“要求全面理解材料”的试题,其本身恰恰缺乏足够的弹性!尽管出题者的本意,也许正是要突显我们所遭遇的文化危机,然而他们长期习惯的思想逻辑,却支配着他们不自觉地走向了反面,倒又暗示了对于危机的掩盖。
出题者自己也经常上网么?果真如此,那我就很想知道,他们怎么会想到要把仅仅具有表面相似性的这两种行为并列起来的呢?事实上,虽然都离不开文字符号,但开卷和上网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正如我们不能把吃饭和吃药混同起来一样,正如我们不能把对于诗歌的阅读和对于产品说明书的阅读混淆起来一样。
真正在网上漫游过的人都知道,虽说这种技术进步为我们带来了便捷的和交互式的信息传递,但如果仅限于在这样的虚拟空间里冲浪,那就只能随着无穷链接起来的零散信息,去进行身不由己的浮在表面上的漂游。――而这跟作为“读书”二字之题中应有之义的求道精神,根本就不是一码事!
出题者干嘛不老老实实地说:“相反,在互联网上玩游戏和看光碟的人却越来越多了”?只有在这样的对比下,才能真正暴露出这个社会的空前危机,从而发现技术进步并不必然带来文化和思想的上升,相反倒很有可能挤占了原有的必要读书时间,反而使得人们的头脑变得更加平均、更加浮躁,也更加苍白。
说得不客气些,就算一天到晚都泡在互联网上,只要研究生们不去大量地读书,他(她)就设想不出像样的论文题目来,甚至就算讨巧从导师那里得到了它,也领悟和发挥不出其间的创新含义。
正因为这样,我又很想知道,当我们的考生面对这样的试题时,会不会有人流露出哪怕一丝或片刻的合理疑虑?说真的,要是下一代人仍然对那题目中的潜在逻辑安之若素乃至得心应手,那就显得更加可怕了!――无论如何,就算我们身后的历史还并不必然堕落下去,那也只是因为挣扎于其中的历史主体,对此还具备了足够的危机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