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康慨报道; 在过去四十余年中始终作为美国知识分子精神食粮而存在的《纽约书评》,失去了它的创始人和长期主编之一芭芭拉・爱泼斯坦(BarbaraEpstein)。她因肺癌不治,6月16日在曼哈顿家中去世,终年77岁。
1962年到1963年间,纽约印刷工人举行持续114天的大罢工,《纽约时报》及所属《
《纽约书评》首期于1963年2月1日问世,双周出刊,由芭芭拉・爱泼斯坦和西尔维斯出任联合主编,并以关心政治,放眼世界,珍重文化,拒斥油滑、媚俗的办刊方针,迅速赢得了知识分子阶层的厚爱。
作为竞争对手,《纽约时报》也由衷地赞扬《纽约书评》,说“它成功的秘密在于其主编招徕非凡作家和学者的能力,其中许多人都是各自领域内的专家,以清晰透彻的文风为非专业的读者撰文,所论范围极其广大,涉及复杂的、充满学术气息的、新近出现的课题、论点和观念”。
《纽约书评》以自己独特的声音,出现在同期美国历史上的诸多关键时刻。其文章虽非新闻文体,未必具有一时的爆炸效应,却往往更为深刻。
《书评》自创刊起的43年时间里,始终由爱泼斯坦夫人与西尔维斯共任主编,但各有分工,后者长于政治和历史,她偏重文学和文化。两人事必躬亲,每文必读,精编细校。
她深知如何定义精英而非追逐名人,她的远见卓识、独立品格、怀疑精神以及勤苦敬业,使她成为所有知识分子报刊编辑们的榜样。
爱泼斯坦夫人死后,西尔维斯将独自主编《书评》。他发表声明说:“她是本刊的精神方向,在《书评》经年累月所发表的数千篇文章中,她对每一篇都有所贡献,并对其中很多文章负起全责……她在很大程度上开创了《纽约书评》及其所代表的立场。”
作为《纽约书评》的长期订户,一年半之前,我曾写过一篇长文,谈及对它的观感:“相较我对《时报书评》的种种不满,《纽约书评》简直称得上一件精品。每期杂志寄到,我都恨不得从头读到尾,连广告也不愿落下。”这是真心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