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想起了文学小道说

2006-07-05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赵强 我有话说

记得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作家王蒙曾发表过一篇在文学界颇有影响的文章―――《不要拥挤在文学的小道上》,告戒那些文学青年,世上的路不只是文学一条,应有多种选择。

如今距该文的发表已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今天的社会早已不是当年的社会,今天的文坛也不是当年的那个文坛。想当年,文学可以说是时代青

年最钟情的事情,就如同今天的青年迷恋超女等明星一般。那时的青年但凡同文学搭上边,成了文学青年,就被人高看一等。至于大小的作家更成了文学青年顶礼膜拜的对象。笔者在当年参加了不少文学界的创作会议,亲眼目睹了作家们受追捧的热烈程度。谁料想时光荏苒,文坛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和冲击力已日渐式微。面对多重文化的选择以及休闲生活的多元化,文学不再成为了唯一,而是众多文化选择之一。笔者十几年前就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过《当代文坛静悄悄》的杂文,而如今的文坛仍然未改异常寂静的局面,在寂寞、惆怅、暗淡中隅隅独行着。

眼下国内文坛上任何重要的评奖活动已不再牵动着国人的神经,甚至连文学界本身都很漠视。各种评奖、颁奖几乎都是文坛小圈子里自娱自乐的事情。再看一下国内几十家省级文学杂志(至于各地办的文学杂志,生存就更艰难了),大都面临着被市场抛弃、被读者冷落的尴尬境地。其中不少都不得不改为纪实、休闲、法制、时尚、青少年写作等类杂志,有的已被迫停刊。此外,据说每年能出版800多种长篇小说的出版界,除了有为数不多的若干种小说能进入当年的畅销书的范围内,其余多为赔钱赚吆喝。

目前国内文坛整个“链条”的不景气,不但影响了作家的创作激情,也使得渴望得到文学作品慰藉的一批忠实读者,在文学上找不到自己的知音。都说如今的文学图书太多了,但要从中找到一些精品还是不大容易。有许多青少年读者苦于找不到适合自己年龄阅读的图书就是明证。此外,在整个作家队伍中,像柳青、路遥这样的为文学而献身的文学大师几乎变成了遥远的回忆。当今文坛益发缺少这样的作家,文坛甚至成了名利的角逐场。不少功成名就的所谓的作家,把文坛当成了通向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的最好的桥梁。有的文学畅销书作家,甚至年收入能多达上百万,进入国内著名富翁之列。由此,作家头上的光环益发稀少。正如有的人撰文指出的那样,目前作家在整个社会失敬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有些作家既不能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又不能以优秀的品格鼓舞人,作家的人格魅力和正义感没有体现。

面对异常寂寞的文坛,如今的一些文学青年,甚至是青年作家纷纷弃文而去,或是改行,或是放弃已有的追求,不再关注文坛上所有的人和事。于是,文坛因为缺少读者和作者的高度关注,不免变得衰颓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文坛倒真的成为了小道,而且是一条不太通畅的羊肠小道。许多人即使在此奋斗多少年,也一无所获。

看来王蒙20年前的一篇文章,不幸言中了当代文学的冷酷现实。不过笔者以为,文学虽然走入了小道,但还不是末道,也不是拿破仑的滑铁卢。因为只要有人们提升精神世界的渴望,只要人们有对自己的母语的热情在,只要人们有阅读的需求在,文学就不会消亡,就不会衰落。很难设想,一个时代如果没有了文学该是什么样子?别的不说,就是作为所有影视剧创作的基础―――小说,如果它面临极端不景气的局面,就不会为影视剧提供好的脚本,人们也就不会看到优秀的影视剧。

眼下搞文学的人虽然时常面临不少人的白眼和冷嘲热讽,还要面对清贫的生活和冷板凳,但是我们还应当坚信,文学不会因时代的整体的浮躁而消亡。文学虽寂寞,但仍是人们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精神食粮。

文学走入了小道还进一步启示我们的作家,一定要拿出精品力作来,才能挽救文学的颓势,当然,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社会各界的充分理解和帮助也是不可缺少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