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普也娱乐

2006-07-12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叶子(媒体编辑) 我有话说

科学是一种娱乐,那科普更是娱乐。人们渴求知识,并不只是因为它有用,更因为它好玩、有趣。

一个囚徒躺在断头台上,等待死神降临。断头刀骤然而降,却在头顶戛然而止,原来出了机械故障。等断头刀第三次戛然而止的时候,囚徒兴奋地叫了起来,说:哈,我知

道毛病出在什么地方了。

善于联想的田松博士讲完这个故事后说:“如果让我在现实中找到一个这样的人,我会选择费恩曼。费恩曼有无比强烈的求知欲,可以在任何时候体会思维和发现的乐趣,即使死亡也不在话下。”

真是一个很妥帖的联想。事实上,费曼(也译作费恩曼)还真有相似的一档子事。晚年,费曼得了重病,他对医生说:在我快要死了的时候,不要作麻醉,我想观察自己死亡的过程。因为肾出了问题,费曼对肾的知识产生了兴趣,查遍了亨廷顿医学图书馆中有关肾脏的书。他对自己的朋友说:“肾如何工作,以及与肾有关的每一件事情,都非常有趣。……这倒霉的肾简直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东西!”

费曼巴西邦戈鼓玩得很好,喜欢画画还开过画展,在原子弹研制基地以撬密码锁自娱,“耍宝”让军医判定他“心智不正常”……甚至,科学研究在他也像玩似的,他的思考方法总是不依成规,别出心裁。最受人称道的是,他用一些简单的图形(费曼图)代表繁复的数学算式,把计算变成了图形游戏,独特的“玩法”,使他得到了诺贝尔奖。

费曼承认科学有实用的价值,但他接着说:“科学的另一个价值是娱乐,一种被称为智力享受的娱乐。有些人在阅读、学习和思考中得到这种享受,另一些人则在科学工作中得到这种享受。”

以通常的看法,科学如此严肃和崇高,怎么能和娱乐扯到一块呢!但是,科学史上的故事已一再说明了,那些最伟大的科学家往往都是些超级玩家,好奇心引领他们思考,发现的快乐是对他们工作最好的回报。1831年,富家子达尔文登上英国海军的贝格尔号时,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寻花问鸟的癖好,哪里想到了要去创立什么理论;1884年,5岁的爱因斯坦为罗盘总是指向固定方向而困惑不已,多年以后,他开始思考时间本质的问题,引导他前进的正是孩童时期就有的对简单事物的好奇心……娱乐(兴趣、爱好)或有高雅和低俗之分,但科学工作对于从事者的自娱性质看来是毋庸质疑的。

科学是一种娱乐,那科普更是娱乐。人们渴求知识,并不只是因为它有用,更因为它好玩、有趣。否则,我们只需生产消费,生老病死,何必管人是上帝造的还是猴子变的,何必理会火车以光速行进时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并且,我们根本不需知道世上曾有达尔文、爱因斯坦、费曼之类的人物。

炎炎夏日,从繁重课业下暂时脱身的莘莘学子们正想着好好放松一下,玩乐一番,那么,科学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娱乐对象。如果你真以为科学或科学家中间没有什么乐子,先会会费曼吧。湖南科技出版社近一年多来相继出版了《别逗了,费曼先生》、《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费曼的最后旅程》、《发现的乐趣》,每一本都很精彩。前两本书中充满了令人捧腹、让人回味的小故事。《费曼的最后旅程》讲述了一个离奇曲折以至于像是虚构的故事。《发现的乐趣》收集了费曼的演讲、访谈和若干文章,论及科学的价值、伪科学、科学与宗教的关系等问题,其论述是深刻的,但更是有趣的。

人们都爱听故事,科学的故事同样可以拿来怡情娱性,消磨时光。苹果砸在牛顿脑袋上的故事,和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扔杂物的故事可有点老掉牙了,来点儿新鲜的吧。《天地有大美:现代科学之伟大方程》(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4月版)讲述了11个故事,其主角是诸如“E=mc2”这样的方程式。《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版)讲述了物理大厦在狂风暴雨中轰然倒塌,却又在熊熊裂焰中重生的故事,波诡云谲,惊心动魄。《囚徒的困境:冯・诺伊曼、博弈论和原子弹之谜》(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将天才数学家的传奇、博弈论的创立历史、冷战时期政府间的勾心斗角等故事融于一书,引人入胜。《“深蓝”揭秘:追寻人工智能圣杯之旅》(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版)讲述了超级计算机“深蓝”与世界棋王卡斯帕罗夫展开“人机大战”的背后所发生的故事。

对于头脑充满饥饿感的人们而言,光听几则故事显然不会满足,他们需要一些干货,那就来点儿“知识小点心”。《重返天文咖啡馆》(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版)的作者是美国国家宇航局专业天文学家奥登瓦尔德,在这本书中,他回答了365个天文学问题,其中很多涉及最新的天文发现。对数学感兴趣的人们可以选择日本学者逢泽明写的《数学谜题》、《逻辑谜题》、《图形谜题》(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作者说,“本书中的所有题目都是小学生应该能解的,但是,专业的数学家可能反倒要冥思苦想,折腾个七荤八素”,解决书中的难题,读者一定可以收获极大的成就感。“剑桥年度主题讲座”丛书(华夏出版社2006年1月版)则非常适合大学生阅读,这套书包括《起源》、《进化》、《时间》、《空间》、《记忆》、《身体》、《理解灾变》、《预测未来》等10种,每本图书都反映了所论主题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且跨越多个学科。

再推荐两本博物学著作。《吃太阳的家伙》(三联书店2005年12月版)讲的是植物,这是我近年来看到的最有趣、最好玩的植物科普书。《狮子》(花山文艺出版社2006年4月版)带读者近距离地观察狮子的生活起居,图片异常精美,很值得欣赏和收藏。

费曼说:“人小时候,你给他一个极好的东西,他就会永远向往那个东西。我就是这样迷上了科学。”

本报推荐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曹天元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32.00元

量子理论已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的很多领域,从电脑到激光,从核能到生物技术,都有量子理论的参与。然而迄今为止,几乎还没有人宣称自己弄懂了量子理论。爱因斯坦虽然是量子理论的奠基者之一,却始终对这一理论的“真实性”将信将疑;费曼则干脆说“没有人能懂量子力学”。就是这样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题目,并非专业物理学家的曹天元却大胆落笔,一写就是40万言。在风格上,这本书有点像物理学史的《射雕英雄传》,各路高手络绎登场,展示自己的独门工夫,看得人眼花缭乱。对玻尔和爱因斯坦的著名论战,作者极尽渲染之能事,将两人比拼内力和急智的角力,一个回合一个回合演绎出来,其艺术效果直追金大侠笔下的“华山论剑”。

《重返天文咖啡馆》,[美]施藤・奥登瓦尔德著,赵君亮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24.50元

大约10年前,美国国家宇航局专业天文学家奥登瓦尔德创办了一个网站,网站的名字叫“询问天文学家”(Ask the Astronomer)。通过这个网站,奥登瓦尔德回答了5万个以上通过电子邮件提出的问题,而他的回答被下载750万次以上。据说,这使他成为了人类历史上回答天文学问题最多的人。这本书就是奥登瓦尔德在网站内容的基础上完成的。地球的磁场将会倒转吗?地球会停止转动吗?什么是会唱歌的黑洞?在接下来的50年中,哪些年内将会出现不寻常的天文现象?……在书中,你将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吃太阳的家伙》,(德)苏姗娜・保尔森著,陈瑛译,三联书店2005年12月第1版,26.00元

美国成为一个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竟然是拜爱尔兰的土豆所赐吗?在温室里播放摇滚乐能够增加西红柿的产量吗?如果你虐待一株植物或者它的同胞,是否它会向你表达自己的愤怒呢?……《吃太阳的家伙》将回答这些问题。在书中,我们不但可以了解到植物的许多知识――关于光合作用、生物钟、共生现象、植物的性爱等,也可以了解到肉豆蔻、胡椒和土豆如何改变了世界,植物是如何感觉的,植物的宗教意义如何,诸如此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