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中的工厂保安
在国产电影的贫瘠土壤里,居然长出《疯狂的石头》这么一朵奇葩来,着实让人感到意外。媒体显然对此也没有心理准备,大伙的视线基本上都被《夜宴》和《黄金甲》绊住了,谁会留意宁浩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名字呢?后来的事情变得如此“疯狂”,恐怕不无补偿过度的成分在内。《南方都市报》的一位电影版编辑看完电影,在报纸上连续几天“疯狂吹捧”,招致了内部同仁的强烈质疑。还好,当质疑者走出影院之时,先前的狐疑烟消云散,原本一触即发的关于媒体信誉危机的讨论也就此消弭于无形。随着更多的人走进影院,“疯狂”效应逐渐显现,眼看着一部中国电影史上划时代的作品就此在江湖上竖立了口碑。
“划时代”一词用在“石头”上,难免有人不舒服,好,你就找一部娱乐效果能和它媲美的纯国产电影出来嘛,它的标准就是:绝大多数观众(说全部怕犯绝对化毛病,不能否认总有个别特立独行的人)――不同欣赏层次――都说好!
《疯狂的石头》对于中国电影的意义巨大,至少在三个方面起到了突破性的示范作用。第一,它打破了所谓“只有大投资才能带来高票房”的神话。作为一部投入仅三百万元的小成本电影,该片已经获得的近千万票房回报已远远超出了预期,这再次证明,电影好坏与投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它的成功靠的是口碑。第二,它打破了票房与品质脱节的畸形怪圈。中国电影市场一直有个怪现象,越是大烂片,越是骂得人多,观众就越是要去看,票房越节节走高。《疯狂的石头》的一大贡献,至少是扭转了这一现象,口碑与票房成正比,是电影市场理性化的标志。第三,它打破了“名导演,豪华演员阵容”神话,这年头,一部没有名导、没有明星的电影能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实在是难乎其难。《疯狂的石头》给国内的电影人带来了信心。当然,它最大的贡献,是对中国电影的顽症――不重视剧本――下了一剂猛药。
或许可以说,中国电影的“娱乐片时代”从《疯狂的石头》开始。以前我们有过喜剧电影,有过冯氏贺岁片,你说那是喜剧、娱乐片我也不反对,但它们离真正的商业娱乐电影还远得很,充其量是以电影的方式讲笑话。用电影语言、电影手段来表现黑色幽默,香港的不算,《疯狂的石头》算是内地第一部。
《疯狂的石头》的另一标志性意义,是年轻一代导演的崛起。跟过去不同,他们不声不响或者说是漫不经心,露出一张轻松搞笑的面孔,没有野心,没有使命,可是,他们一出场,中国影坛就再也“端装”(端着架子装)不起来了。这是被海量录像带、VCD、DVD喂大的一代人,他们对好莱坞、戛纳、威尼斯熟悉得一塌糊涂,对“小金人”、金熊、金棕榈、金马……如数家珍,他们的偶像不再是黑泽明、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还有昆汀・塔伦蒂诺(《落水狗》)、汤姆・蒂克威尔(《疾走罗拉》)等等陌生的名字。他们面对的是具有同样成长背景的嗷嗷待哺的一代电影观众。
《疯狂的石头》从西方商业电影里吸取营养,又处处拿西方和港台电影开涮,编剧模仿盖・瑞奇的《两杆大烟枪》就不用说了,在电影里你还会看到类似《碟中谍》、《无间道》的镜头,而它并没有因此食古不化,而是成功地把西方商业电影的元素与本土化的人物故事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这里面充满了中国智慧、民间幽默,BMW(宝马)成了“别摸我”,易拉罐骗钱术,既是创造,也是我们当下的生活,它比冯小刚式的幽默要稍微高明一点。
影片原名《贼中贼》,属于典型的类型片,而以本人的经验,盗匪类电影没有不好看的。题材决定了它的娱乐性必然胜过其他类型片,《天下无贼》虽有“贼”却不能归入此类,它属于情感电影,所以总算不至于辱没了盗匪片的名声。既然是强盗小偷,少不了斗智斗勇,所以,此类型片编剧都要绞尽脑汁才行,不好看才怪。可惜的是,过于追求所谓社会意义的中国电影从来容不下这样的另类存在,《疯狂的石头》可算填补了空白。
《疯狂的石头》,小兵立大功,疯狂得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