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海明威:读自己讣闻的人

2006-07-26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李娟 我有话说

  正如乔伊斯评价的那样,海明威随时准备好过他笔下的那种生活,如果生活不允许他过这样的生活,他绝对不会写出来。因此,他笔下那些在压力下仍保持风度的硬汉形象,都有他自己的影子。谨以此文纪念海明威诞辰107周年。

“生活能伤害你,但你要从受伤处

生活得更坚强。”――海明威

写作中的海明威(1953)

1954年,威尼斯。

海明威衣着随便,坐在房间里翻看剪报。他不时停下来,往杯子里加一些香槟。早晨空气清新,香槟酒冰凉适口。这是写作的好时机,不过这些天海明威是暂时写不了了,他身上伤势很重,手里翻看的就是前一阵子报纸上刊登的他自己的讣闻。

在此之前海明威刚刚经历了两次飞机失事。1954年1月,海明威和妻子玛丽搭乘一架小型飞机飞往刚果。不幸的是,在乞利马扎罗山附近,飞机的引擎系统出现了故障,坠落地面。消息传出,人们都以为海明威夫妇遇难了,报纸上纷纷登出讣闻。实际上,虽然玛丽断了两根肋骨,海明威肝部与腰部震裂,下脊椎骨等处受了重伤,但他们都还活着。后来海明威夫妇换乘另一架飞机飞往乌干达,没想到起飞后几分钟,飞机一个倒栽葱扎到地上,随后爆炸,大火立刻从飞机残骸中腾起。机舱是锁住的,海明威用头拼命把门撞开,从火海中捡回一条命。玛丽也在驾驶员的保护下得以逃生。

海明威和玛丽再次逃脱了死亡的追捕。关于第二次飞机失事,有一种离谱的说法是,海明威在脱险时手里还拿着一瓶杜松子酒和一串香蕉,并为自己的好运气连连欢呼,身后飞机残骸扬起滚滚浓烟,映衬着他高大的身影。这当然成了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传奇话题。不过,他们的实际遭遇并没有人们用美酒和香蕉渲染的那么轻松自在,第二次飞机失事让海明威的伤势更加严重。最要命的是,这次飞机失事造成的脑震荡是他经历过的十多次中最严重的。

两度飞机失事,两度死里逃生,对于一般人来说是难以想象的奇迹。美联社、《纽约每日镜报》、《纽约先驱论坛报》和世界各地的报纸都纷纷报道了海明威的“死讯”。大难不死的海明威把各种各样的讣闻仔细地存入剪贴簿里,用斑马皮和狮子皮包好,当作难得的阅读材料。这些玩意儿给他受伤后的生活平添了不少乐趣和谈资,据说他给自己定下的治疗方案是:香槟、讣闻和药丸。世界上有几个人能“有幸”读到自己的讣闻?海明威的这种治疗方案可以称得上独一无二。在向来习惯于将海明威视为英雄的那些人眼里,这场意外似乎再次证明了作为硬汉的海明威是如何坚不可摧,但可能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也是海明威生命的一个转折点:从此以后,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再也无法完全恢复过来。

飞机失事的1954年,也是海明威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那一年。在此之前海明威的写作已经很不顺手,创作陷于低潮,被人们认为已经写不出好作品来了。现在海明威写出了《老人与海》,虽然只是一个中篇,但还是再次把他推上了写作生涯的高峰:海明威的写作能量终于在这部小说中再次得以汇集,人们等待和忍耐了太久的欢呼也终于得以释放。这部作品带来了作家晚景渐熟的辉煌夕照。由于不愿意为一套只穿一次的礼服投资,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糟糕的身体状况,海明威本人没有亲自出席授奖仪式,而是写了一篇受奖词由他人代读。较之1930年刘易斯获奖后的长篇大论,他的受奖词实在是简短有力得多。海明威告诉世人:“写作,在最成功的时候,是一种孤寂的生涯。”“作家应当把他要说的东西写出来,而不是讲出来。”

正如乔伊斯评价的那样,海明威随时准备好过他笔下的那种生活,如果生活不允许他过这样的生活,他绝对不会写出来。海明威笔下的人物都有他自己的影子,这已经成为公论。终其一生,海明威都在竭力使艺术和行动融为一体,使作家的敏锐性、洞察力和高超的运动技巧融为一体,使自身的孤独和显赫的声望融为一体。海明威笔下的人物们永远在试图对抗,在他的作品中,消极悲观的虚无情绪与硬汉精神一直是对立统一地贯穿始终的。海明威曾经对他的朋友菲茨杰拉尔德“放弃斗争”而感到愤怒,自恃骨头强健,海明威还在写作的困境中搏斗着,但那种写作的孤独感早已深入骨髓。他的生活绝不缺乏惊险和刺激,可是当他坐到桌前开始写作的时候,一种最孤寂的生涯便开始了。尤其到了晚年,海明威昔日如潮水喷涌的灵感,渐成枯井,他所要承受的不啻于一个斗牛士不能再上场的悲凉。

海明威在写作上不再能够得心应手导致的焦躁和绝望,伴随着缠身的疾病,形成了一天天吞噬着他生命的绝对困境。因此,海明威在这里说“孤寂的生涯”决不是为了在公众场合哗众取宠,这是他的切身体验。他的酒量惊人,但不能把他从被病痛与精神焦虑的双重折磨中解救出来。他酒喝得多,作品却写得少;吃下去的药片在增多,打字机上留下的能令自己满意的文字却在减少。这些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力不从心。当初有人问起成为一个好作家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时,海明威的回答多少有些傲慢,说需要的因素太多了,必须有才气,很大的才气,还得有训练,必须内心坚定不移,还必须聪明,不计名利,尤其是要活下来。认为一个作家最难办的事情是活下来,完成他的作品。死亡始终是海明威作品的重要主题,而到最后他亲自体验了他所说的那种“宁静的、不会变形的美”。活下来,完成作品,海明威提出的成为一个好作家的这个条件因此变得意味深长。

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郊外的橡树园;1961年7月2日,海明威在家中开枪自杀。海明威自杀当时无人在旁,细节只能是后人推测、想象出来的。我们似乎看见海明威抠动扳机,动作坚定而迅速,像他删掉手稿和校样上那些多余的词句一样果断娴熟。就是这样,可以定稿了――唯一不同的是,他手里的铅笔换成了猎枪。

著名英国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安东尼・伯吉斯所写的海明威传记笔调辛辣,不时嘲讽一下海明威。我个人认为,这部传记中有一句具有总括性的意义:“海明威的曲调对世界文学是个全新且原创的贡献,立志写作的年轻人都会听到。而海明威的勇气教条、海明威式的英雄和他面对难关的坚毅态度,都发挥了超越文学之外的影响力。尽管作为人的匮乏最终减损了他的作品。海明威在他最好的时刻是股丰富勃发的力量,和乔伊斯或福克纳或司各特・费兹杰拉德一样可观。甚至在他最差的时刻,他也提醒了我们:在投入文学之前,要先投入人生。”(《海明威》,安东尼・伯吉斯著,余光照译,百家出版社,2001年,117页。)1954年海明威没有出席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典礼,但他在那篇流传甚广的受奖词中所说的“写作是孤寂的生涯”,我们至今言犹在耳。海明威一生丰富而曲折,实则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写作的孤寂,也带给我们太多的启示:如何写作,如何生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