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入眼的书,记二三如下,它们的意义在于创见和启发人生。
今年是国学大师启功逝世一周年。在纪念读物中,启功先生的高足柴剑虹先生撰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由于近年传媒炒作又受到关注,然而大多流于表层解说,只是热闹一时。旅美学者白谦慎的成名之作《傅山的世界――17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白谦慎著,三联书店2006年4月出版)的中译增订版提供了一种新的向度。这本书的贡献和启发在于:在探讨傅山书法艺术精妙的同时,把它所蕴含的书法史意义和与彼时政治文化大背景机理关系挑出一一细说。实际上,它更像一部从书法史切入的明末清初的思想文化史小百科,广涉社会文化、学术思想和历史研究等各个层面,正如作者在导言中所说:“本书虽然是一本艺术史的著作,但它也为其他学科的读者而作。”该书可圈可点处在于:并非拼凑灌水之作,而是积十数年研究的成果,其中,详细的例证出处和文后参考文献目录为此类著作的出版立下新的标杆。据悉,此书今年4月初版之后日前已再版,说明这一切苦功的得人心。
我愿意把无数的赞美给出自英国图画书大师雷蒙・布力格(RaymondBriggs)之手的经典《雪人》([英]雷蒙・布力格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3出版)。它不是一般的多格漫画,而是一首关于生命的童话诗:一个小男孩和一个雪人从相识到相爱又到相别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几米和谢立文们的先辈,雷蒙・布力格作为初创者,绘法更为灵动,叙述更为结实,气度更为博大――想想吧,胖胖的雪人带着小男孩奔跑,起飞,越过大雪茫茫的欧洲大地……然后,在第二天早上的阳光中化为无声清水。在被日本漫画的虚张声势弄得麻木之后,重新回到朴素的绘画和纯洁的感情是奢侈的享受。还好,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雪人》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