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把库切给“一锅端了”

2006-07-26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戴新伟(《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编辑) 我有话说

环球同此炎热,消遣夏天的方式我以为除了去电影院看电影,莫过于在家读书,如果有空调的话,在哪里都行。正好因为工作的关系,每天都要和出版社打交道,也

可以说每天都会“获悉”(这是记者的口头禅了)某书某书出版的消息,顺藤摸瓜,略有斩获。像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文集最近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策划者系80年代著名的出版人刘硕良先生,但对于这位美国著作等身的女作家(绝对绝对的著作等身),我感兴趣的不是她的小说,而是一本叫《直言不讳》的评论集(欧茨著,徐颖果译,长江文艺2006年6月版)。自然,我不会期望这是另一个弗吉尼亚・伍尔弗,多少还是有些期望,毕竟从来没有见过她谈诗论艺。换言之,只要一个人的阅读从80年代的外国文学开始,必不可少地将与欧茨女士相遇(那时译成奥茨),再换言之,欧茨女士写得实在太多了。

《直言不讳》提供的是一位西方现代作家身上的另外一些功能,比如批评家。尽管我对于欧茨女士的某些观点――比如她对于理查德・耶茨的评论,恕我这个耶茨的粉丝不太能苟同,但她毕竟是一位合格的文艺评论家,相对来说,我觉得批评比赞美更重要。

同样是文艺批评,《诗人与画家》(奥登等著,马永波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5月版)这本书就显得无名了一些。这部评论集收了18位诗人谈论画家、画艺、流派的随笔,像奥登、雷克斯罗斯、汤姆林森等诗人的画评,像庞德、阿什贝利、达文波特这样的“艺术评论员”的分析,读起来都非常过瘾。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是马克・斯特兰德写的那篇霍珀,特别好看,因为这位桂冠诗人不仅研究绘画,还写过霍珀的专著。这本书是关于艺术评论的精品之作,同时也可以说是范本,从中看出写艺术评论的起码要求是有一说一,不是发挥,不是抒情。

200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切的两本书,《慢人》和《男孩》(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6月版)也出版了,《男孩》其实是《青春》的前奏,两书的副标题分别为“外省生活场景”一、二。在如今库切的人生简历上,南非的童年生活和1960年代的伦敦生活都会被极度精简,比如“自小就谙熟英语和德语”和“曾当过电脑程序员”。《青春》是对后者的详写,而《童年》则可以称得上是库切所有作品的背景,所有主题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影子,羞耻感,挫败感,在库切笔下的那个约翰身上如此明显,那种不快乐的郁闷的气息还好被库切节制的语言风格搭救了一把,不至于让人读起来难堪。可以说,如果没有全部读过库切的作品,那么顺着《男孩》,可以很顺利地把库切给“一锅端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