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出版社实景
杭州出版社总编辑徐海荣
充满生机、活力的杭州出版社领导集体
1995年末,国家新闻出版署下达新出图(1995)1458号文件,同意成立杭州出版社。在杭州市跑马场路(后迁至体育场路),一个小出版社由此成立。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出版社发展缓慢,滞销、积压,靠地方政府的补贴过日子。全社3个编辑室仅剩下5人。全年70个书号,出版选题仅报了20余个,原来唯一能赚钱的书也被调走之人带走。
出版社面临困境,度日如年,已经到了瘫痪边缘,呈现出人心涣散,危机四伏,步履维艰的状况。
海上升明月
2002年五一黄金周,一个中年男子驰车来到体育场路,走进杭州出版社租赁的设施陈旧的办公楼,深吸了口气,呈现在他眼前的出版社累计资产480万元,但其中440万元为积压在仓库卖不出去的库存书,稍值钱的家当仅一辆旧桑塔纳、一辆面包车、一辆小货车和几台旧电脑。
“这么好的一座城市,一个城市出版社,怎么会发展成这个样子呢?”男子不相信。
这位样貌精干的男子,就是被一纸任命书调到杭州出版社领导岗位的徐海荣。
说起徐海荣,许多人对他的名字并不陌生。20多年前,他曾经营过轰动一时的杭州八卦楼餐馆,与两位历史学家和一位一级厨师一起,根据古籍记载,历时两年成功恢复研制出61道南宋名御膳,使八卦楼的南宋宫廷菜名满杭州,引得八方来客纷纷前来一尝昔日皇帝的御膳。各家媒体竞相报道,徐海荣因此也走红杭州。
几十年来,徐海荣搞过研究,当过书商,任出版社总编辑前是杭州社科院亚太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如今,走上杭州出版社的领导岗位,他如何做好这个工作,打破制约杭州出版社发展的瓶颈,在较短时间里使其有较大的起色呢?
他是个学者型的书商,也是个书商型的学者,他主编的六大卷《中国饮食史》、《中国社会生活文库》等曾获得省政府和市政府社科成果一等奖、“五个一”工程奖。十年的书商生涯,使他受益匪浅,最关键是摸着了中国图书市场的行情脉搏,具有了然于胸的关于图书市场的资讯资源。此外,他还拥有广泛而牢固的人脉资源,清华、北大等高等学府的诸多教授,上海、广州、深圳、北京、西安出版界的诸多老总,文化界诸多名家,都是他的座上客。
徐海荣思量再三,立即对出版社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重新组建领导班子,从省社科院、浙江大学、河南等地引进有丰富经验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坚骨干,同时聘请了8位全国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学术顾问,为出版社谋篇布章。
新的领导班子经过广泛调查,确立了以学术文化为龙头,以地域文化和都市休闲为基础的出版定位。徐海荣说:“浙江的出版社不少,但目前还没有一家是如此定位的,这就给我们出版地域文化、都市休闲文化等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如果捕捉及时,必然会产生良好的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短短两年时间内,奇迹出现了。2004年6月14日,徐海荣向前来调研的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平作汇报:新版图书311种,重印(次)图书244种,总印数649万册,销售码洋8824.3万元,缴纳税金491.57万元,实现利润1089.61万元。
王国平握着徐海荣的手,称赞道:“你干得不错!”
出版社已彻底扭亏为盈,并实现大幅增长。
这位集书商与学者一身的总编辑,洁身自好。他酷爱诗意的栖居,对居住条件要求很高。在他自己居住的别墅里,内外装修讲究,且庭院里树木葱郁,假山伫立,实为修身养性的好居所。他希望他的员工也能够住在世界上最漂亮的屋子里,做出世界上最精美的图书。人一生的大半时间,不是在家里度过,而是在单位度过的呀!
谁人吃了豹子胆,敢在西子湖畔动土?没有。
徐海荣却瞄准时机,将某机构急欲脱手的一幢独立的旧楼房,以650万元一次性买断,又投入数百万元,将之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与装修,在杭州一级风景区曲院风荷附近,曙光路133号便突然升起了一道闪亮的风景。
2003年8月,出版社乔迁入小洋楼,到过此地的人外面看看也罢,进去转转也罢,没有一个不羡慕不赞叹的。它已经成了西子湖畔一个亮丽的新景点。徐海荣为改善杭州市容街貌作出的贡献,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
如今,这幢小楼据说市值已达3600万元人民币。不过徐海荣不想卖掉它,他要给杭州出版社留下永久的财富,永久的尊贵。
打赢“杭州牌”
2004年,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之一的浙江省,文化领域的一场变革紧锣密鼓地开展。作为杭州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一大重点,杭州出版业正悄悄酝酿着一场新的“变法”。有幸先行一步成为文化改革试点单位,杭州出版社改革的底气到底足不足?
在专家们的精心指点下,出版社及时调整出版机构,牢牢把握“以学术文化为龙头、区域休闲文化为特色”这一命脉。一批具有浓郁杭州地方特色,展现休闲文化和学术文化的图书应运而生。《兰蕙宝鉴》、《千年胜迹雷峰塔》、《钱塘里巷风情》等一大批“杭味”扑鼻的书籍问世后,立即受到市场欢迎。《杭州的山》、《杭州的丝绸》等书籍将观赏性与实用性有机统一,“老杭州”看后也照样爱不释手。
这一点,在出版社的出书目录中也可窥见一斑:全国第一本丝绸书《孙子兵法》,以杭州为题材的《西湖文化博览丛书》、《万松书院》、《胡雪岩故居》……凭借独特的视角,出版社步步踏实,在省新华书店销售额的增长比数中名列第一,也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2003年出版的《杭州的山》原本定价48元,考虑到市场接受程度,出版社果断决定降价,最后定价28元。这本书出乎意料地受到了杭州本地读者的欢迎。徐海荣对此感慨地说:“杭州的老百姓对自己本土文化很有感情,我们要为杭州的读者提供这方面更多更好的图书,这也是我们今后要努力的方向之一。”
此外,出版社还善于在挖掘地域文化精品中寻找商机,并及时推出了极具收藏价值的宣纸本《明赵秉忠殿试状元卷》(目前国内仅存的殿试状元卷,国家一级文物)、《五代贯休十六罗汉图》等,为海内外读者所关注。出版社与几家单位合作,还将乾隆御笔“雅宜清致”和贡本御览《西湖志纂》复制成功,投放市场后产生热烈反响。从2003年以来,杭州出版社的地方文化类书籍已经出版了20多种,全部畅销。在声誉鹊起的同时,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并实现了5大突破。从2002年至今,这个正式职工只有30人的出版社已实际创造利润1300多万元、上缴国家税收300多万元。
“改革了,并不意味着什么书都可以在我们这里出版,最终还是要根据我们的出版属性和市场需求来决定。”徐海荣如是说。随着改革步步深入,杭州出版社引进了一批具有一定研究素质的专业人才,国家古籍规划出版等项目《五代史书汇编》和《宋元浙江方志集成》都已在完成中。
2004年10月20日,第六届西湖博览会上,一套由杭州出版社出版的“西湖丛书”隆重面世。第一批成果《西湖全书》14册,《西湖文献集成》11册。一上市便引起叫好声一大片。
西湖丛书由《西湖通史》、《西湖全书》、《西湖文献集成》三部分组成,被杭州市委、市政府称之为“西湖基因工程”。初次面世的25册西湖丛书,仅仅是这项浩大工程中的一小部分。
有人说,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是保护西湖的硬件工程,那么研究西湖就是保护西湖的软件工程,编纂出版西湖丛书、征集西湖文献就是西湖的基因工程,其意义甚至要远远超过硬件工程。通过这一基因工程,把西湖2000多年演变过程中形成的遗传信息记录下来,保存下去,让西湖活得更好,至少要让它漂漂亮亮地再活2000年。
不过杭州出版社做得了这一赔本生意?徐海荣当得了这个冤大头吗?
说来真叫人喜出望外。市财政为征集西湖文献,决定安排专项资金300万元!
中共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不仅担当《西湖丛书》总主编,撰写《西湖丛书总序》,而且从2004年2月17日筹措,6月14日赴杭州出版社调研,10月20日举行《西湖丛书》首发式,他都是亲自参加,自始至终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完全能够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人的自信心。
调研时,徐海荣在汇报过程中讲到西湖丛书编纂工作不管会遇到多大困难,会碰到多大问题,看准了的事情一定要干到底!他说:“我这个人,只要头梗(钻)出,尾巴轧牢勿轧牢,我勿管!”
“好啊!”王国平闻之,拍案叫绝。他提高嗓门,插话道:“你讲得好!办大事,就要这样。”
徐海荣的事业一定要成功的理由和根本性的保证,在于不仅得到了地方父母官的鼎力支持,而且得到了四方豪杰的拔刀相助。看看《西湖丛书》编纂指导委员会的一部分名单,我们就可以明白了:总顾问乔石,顾问钱其琛、钱学森、徐匡迪、查良镛、蔡美彪、余秋雨……
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出版社还大力扶持了一批有特色的学术著作。年近九旬的桂延芳先生编纂了一部80多万字的《红楼梦英汉习语词典》,但苦于无处出版。杭州出版社决定贴钱出版,词典问世后,海内外“红学界”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词典。《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权威媒体均作了报道。
一个城市出版社,坚持着自身的特点,努力在小而强,小而特,小而优上下功夫,充分挖掘西湖资源,杭州资源,吃“杭州饭”,吃“百家饭”,立足杭州,服务好杭州,宣传好杭州,而又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在充分利用地域资源优势、人文资源优势的同时,杭州出版社与市书刊发行协会合资开办杭州版权保护管理服务中心,走出杭州,与北京等地多家出版社合作,采取资源运作的方式出书,且积极筹划走向世界。;
迈出国际化步伐
伴随着出版物市场的逐渐放开,越来越多的人们把目光盯在了洋出版如何“分食”国内市场、国内出版业如何应对上面。事实上,新政策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契机,杭州出版社就已经悄悄制定了其国际化的蓝图。2004年8月,趁着乔迁新居的好日子,他们正式对外宣布,由杭州出版社、贝塔斯曼及原贝塔斯曼亚洲区总裁艾科三方合资的西湖文化传媒国际有限公司将筹划成立。
登上发展“快车”的杭州出版社,正在积极地筹划走向世界。西湖文化传媒国际有限公司将是杭州出版社国际化发展迈出的第一步。“利用贝塔斯曼以及艾科在国际出版市场的经验和地位,我们可以更活跃地参加国际版权贸易活动,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个公司来培养我们自己的出版专业人才。”徐海荣说。三方将在版权贸易方面进行长期的合作,而杭州出版社在整个公司中具有控股地位。
除此之外,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和杭州城市定位,杭州出版社将创造以休闲文化为主的品牌定位,把杭州乃至中国的休闲文化输出去,把世界各国的休闲文化引进来。一套正在运作的《带你走进中国》丛书100本,便是针对外国市场做的选题,整套书籍将全方位地介绍中国的地理、历史、文化、政治、经济、风土人情等等,真正的包罗万象。
2004年12月6日下午,中德两国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了22个经济文化合作项目。作为其中惟一一个文化项目,徐海荣代表杭州出版社与德国阿克塞尔施普林格集团签署了关于汽车及摩托车杂志版权许可协议谅解备忘录及双方成立合作经营公司的合作谅解备忘录。两国领导人在会谈和记者招待会上,都对此项目给予充分肯定,并对两国文化交流合作寄予厚望。
德国阿克塞尔施普林格集团是国际著名出版集团,旗下有150家杂志和90家报纸,年营业额达25亿欧元。德国最具影响力的《世界报》和德国发行量最大的《图片报》均属该集团。其汽车及摩托车杂志已在22个国家落地,均为当地汽车界主流期刊。
目前,杭州出版社与其合作,在对外开放,实行“走出去”战略中,跨出了可喜的一步。杭州出版社在选择国外合作伙伴时,解放思想,敢攀高亲,选择国际顶尖合作对象。旨在通过国际一流的出版平台,提升自身的管理、技术、理念等综合素质和水平。
拯救文化瑰宝的工程――重印再版《四库全书》
与杭州出版社社址相距不远的西湖孤山下有一处飞檐斗拱、古色古香的建筑。这就是中国四大藏书楼之一、因珍藏《四库全书》而名闻中外的文澜阁。
一天,徐海荣在与浙江图书馆的馆员闲聊之际得知,历经数代兵燹浩劫,曾珍藏于文澜阁的《四库全书》有许多已封面硬化,部分书页已经发霉,书线脱落。他的心猛地抽紧。他清楚地意识到,《四库全书》能保存到今实非易事。文澜阁《四库全书》是目前中国仅存的4部(包括台湾一部)最完整的一部,若不及时抢救,这些典籍终有一天会成为一堆烂纸,国家的文化瑰宝将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失传。
抢救文化瑰宝迫在眉睫!
保护文化瑰宝,使文化瑰宝得以传世,延续下去,最好的办法就是重新出版《四库全书》,这样,这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魂才能得以传承。徐海荣意识到,这是当代中国出版者的责任,是他作为一个出版社领导者的责任。
《四库全书》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卷帙最为浩大的丛书,是我们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文化工程之一。清朝乾隆皇帝耗时十年,动用国库数千万两,编纂成这部举世闻名的巨著。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共收书3503种,73337卷,总字数达十亿。它基本上收录了中国上古至清初的重要文献,内容涉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所有领域,是中国五千年来的最大文献集成,对保存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促进当世及后世的中国学术与文化做出了极其巨大的贡献。
然而,文澜阁《四库全书》在太平天国战争中有近四分之三失散,先后经过丁氏补抄、钱恂“乙卯补抄”和张宗祥“癸亥补抄”,总共历时17年,成为现存《四库全书》各版本中内容最为完整,册数最多,更具历史、文献价值的版本,补抄所据集清末全国藏书楼之精华;原库存书因政治原因而有文字遭馆臣删改,补抄则据原本未经删改,恢复了原书的真实面貌。作为华夏国宝的浙江文澜阁《四库全书》,在两百多年的历史中,历经沧桑,几经劫难,经浙江、杭州文化之有心人尽心努力,得以保全,这在中国乃至世界藏书史上也是奇迹。
从前人手中接过这个接力棒,徐海荣感到肩负的重任。然而他知道,重印《四库全书》,保存这部凝聚了几代浙江人心血的国宝级文物,使文澜珍藏发扬光大,这是当代出版者的责任。
作为一个书商,一个出版者,徐海荣又很清楚地意识到,在这个浮躁、“务实”的年代,读者可买可不买的书不买,可看可不看的书不看,纯文学图书萧条,今年来许多文艺类出版社面临倒闭,图书市场最火爆的数教辅类读物。像《四库全书》这样毫无“实用价值”的图书有市场吗?但是,若让《四库全书》这样的文化瑰宝自行湮灭,我们这一代人都将成为中华文化的罪人。
重印《四库全书》,据初步估算需要经费大约3600万元,近8万卷书要全部重印,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巨额资金和漫长时间。杭州出版社成立时间不长,在全国城市出版社中规模最小,能胜任如此巨大的出版工程吗?3600万的资金对于一个刚摆脱亏损开始恢复元气的小出版社来说,是笔绝对不小的数目,上哪儿筹这笔巨款呢?
决策者的胆识和眼光在重大问题面前显现出来,徐海荣是个只要想干就一定会全力以赴干到底的角色,决心已定,任何困难都不成障碍,他马上开始行动。几十年亦文亦商的经历使他积累了不少人脉资源,特别是有一批企业家朋友。在筹备出版资金时,徐海荣想到了他们。
2004年红肥绿瘦季节,徐海荣一盏清茶,邀请了诸位商界好友聚于西子湖畔的碧水沁云茶馆。他介绍了文澜阁《四库全书》的价值和杭州出版社的影印计划后,几位好友即刻表示乐于出资,为拯救国宝效力。
至此,《四库全书》影印出版正式立题并上报。浙江省文化厅同意把影印出版文澜阁《四库全书》的任务交给杭州出版社来完成。
2004年夏,杭州出版社成立了出版文澜阁《四库全书》影印出版工作委员会,坚持“原真性”原则为本,开始了对《四库全书》的影印出版工作。
徐海荣说:此次影印出版在装帧的理念上与时俱进,有所突破,根据现代人的阅读习惯,采用洋装的方式,既好看又实用。文澜阁《四库全书》影印版将印刷300套,每套价格大约在40万元左右。杭州出版社还准备给这套精美的《四库全书》配上既有传统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红木书架。
此消息在社会上传开后,马上引起反响。书尚未出版便有人前来询问并欲购买。宁波一仿古家具公司总经理郭永尧专程赶到杭州出版社,找到徐海荣,一开口就要买5套。他说他自己要收藏一套,另外4套是代4位要好朋友购买的。当郭永尧在与徐海荣聊天中获悉《四库全书》影印本将配红木书架时,他当即表示:“我愿与出版社合作,不计利润,给出版社用传统手工方式来制作配套书架。如果能为文澜阁《四库全书》的出版工作尽一份力,是我的光荣。”
法国前总统德斯坦访问杭州时曾参观浙江图书馆,当他看到《四库全书》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徐海荣决定,《四库全书》出版后将赠送德斯坦一套,通过他把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带到法国。
目前,这项拯救国宝的工程正在加紧进行中。徐海荣相信,《四库全书》的出版已成功在望,这不仅使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能得以传承,也能使杭州出版社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什么良药激活了杭州出版社
当问起是什么良药激活了杭州出版社?徐海荣说:我想最主要是我们突破了传统经营模式,大胆探索出版业的市场化、产业化之路。比如我们在做好主渠道经营的同时,放下架子与二渠道合作,让一些市场需求量大的书通过正规途径出版,就赚进了大笔的钱。再比如我们现在书号不够用,便与其他出版社合作开发,进行了资源运作,甜头不少。另外,我们也加强了软件建设,比如引进具有一定研究素质的专业人才。所以我们还有能力承担一些国家重点项目,像国家古籍规划的《五代史书汇编》等等。
在全国五六百家出版社中,每年出版的图书有数万种,而杭州出版社的基础并不好。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怎么让它从中脱颖而出?对此徐海荣胸有成竹:杭州出版社起步最晚,规模最小,但是它也有很大的优势――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是个文化积淀很深的城市,在反映杭州区域特色的文化方面大有文章可做。我们的目标,就是要“以学术文化为龙头,以休闲文化为特色”,跻身全国城市出版社中上水平。
让我们拭目以待。继续看一个城市出版社的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