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杨文银:规划专家的出版经

2006-08-02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陈洁 我有话说

出版人物

第一次见杨文银,还真让人愣了一下:这就是人民交通出版社的社长?以前还当过官的,可怎么看怎么像一个研究所的研究员。形象像:瘦高个,清癯精干,不苟言笑。说话像:字斟句酌地谨严,没有哼哼啊啊的官腔。办事风格更像:他的办公室正对着电梯,我们一出电梯,尚不辨东西,他已经闻声迎了出来;

他亲自奉茶,每个茶杯旁边再端端正正放一张名片;他接受采访前要先看采访提纲,接受采访时手里拿着回答纲要;他与人联系,常用Email和短信,署名“杨文银”三个字……既没有咋咋呼呼的江湖气,也没有令人生厌的官气,杨文银给人一种新鲜感。

直到翻开杨文银的履历表,上述的腹疑才有了结果。

这个四十刚出头的老总,从参加工作以来,就在交通部的设计院里,从助工、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室副主任、主任,一直干到院副总工程师,读过澳大利亚的MBA,担任过交通部规划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副院长。来人民交通出版社前,还在西藏担任过3年的交通厅副厅长。他有交通部审批的成绩优异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有人事部与国家发改委审批的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执业资格。他多年来一直在交通行业从事发展战略及政策研究、规划、投资项目分析等方面的技术业务工作,参加了《2000年公路交通发展战略大纲》研究,我国公路建设“八五”、“九五”规划;主持了交通部的《“十五”公路交通发展和2010年远景目标研究》、《西藏自治区“十五”交通发展规划》;作为中国交通“三主一支持”战略设想落实过程中的规划技术骨干,具体主持了《全国公路主枢纽布局规划》项目;作为项目总工程师,主持过《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作为咨询专家,他参加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的大型研究课题,还曾受中国政府派遣赴英国从事研究一年。

一言以蔽之,杨文银是一位大牌规划专家。

一位规划专家来搞出版,首先要做的,自然就是出版规划了。

杨文银2005年1月任人民交通出版社社长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全社做了一次“战略管理与出版社”的主题讲座。他自己动手写了文案,亲自制作幻灯片,用了一上午的时间向大家讲述规划的理念,并展开讨论。对于出版社的广大职工来说,这可是一件新鲜事儿:讲解形式新鲜别致,这位刚上任的社长对规划的诠释更是令人耳目一新。这一来出版社上上下下很快有了触动:原来搞出版是可以做这样的全盘发展规划的。

规划之于出版,是决胜于起点。杨文银就是要赢在起跑线上。

紧接着,杨文银发动全社上下,开始制定《人民交通出版社“十一五”发展战略规划》。规划的编制组由他和韩敏总编辑牵头,直接参与研究、起草的主要人员达30多人,历时一年。在选题规划、信息化、期刊杂志、数字出版和培训五个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随后,全社又召开了“十一五”发展与改革研讨会,就重大战略问题形成了共识。之后又就发展规划的其中一个方面召开了“信息化建设规划专家咨询会”,请新闻出版总署、其他兄弟出版社和系统开发公司的专家参与咨询意见。今年年初,《战略研究报告》和《规划纲要》终于定稿出台了。

据记者所知,出版社按照科学的专业方法,搞如此大型的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的,这还是首例。花费时间之长,动用人数之多,足可见郑重其事。

杨文银之所以这么重视规划,自然不是因为他本人是规划专家,新官上任,难免“技痒”,所以兴师动众要露上一手。他这么做,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首先,科学的规划是成功的首要保证。规划的失误是最大的决策失误,远比一个具体项目或事项的决策失误带来的危害性大,所以,规划是任何一个成熟的组织为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要做的一项管理工作,采取“先研究,后决策”的工作方式,显然更加科学可行。其次,规划涉及的内容多而且复杂,有些触及了深层次的问题,对此大家的认识可能不一致,需要一个逐步消化、提高认识、求大同存小异的过程,在规划制定过程中安排讨论、征求意见是必要的。这样做可以增强规划的科学性,也利于将来的实施。

战略规划研究、起草的过程是琐碎而艰巨的,编制组成员分别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工作,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到数家出版社进行了走访学习和交流。然后开会讨论,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难题。

杨文银说,规划形成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入调查研究、不断提高认识和统一思想的过程,也是一个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工作组听取社内员工意见达70多人次,归纳了53条重点意见与建议。《规划纲要》的征求意见稿还专门征求了离退休老干部的意见,有的老干部赞赏地感慨说,像杨社长这样的专家来搞出版好啊,到底不一样,办事都讲究科学。

因为编制组采取的是开放式的工作方式,研究期间,研究内容在社内是公开的,在此过程中,大多数员工表示了支持和理解,有的还主动找工作组谈话或书面献计献策,但也有个别员工有疑虑甚至抵触。编制组在搜集资料的同时,也用科学的态度、严谨的作风、实干的精神等实际行动感染着大家。

杨文银本人就是典型的实干型专家,自己也承认自己有点太认真。社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杨社长给整个出版社带来了新的气象和工作作风,比如,他习惯于用电脑,经常用电脑起草和修改报告。一些从不使电脑的领导干部受其感染,也开始学用电脑了。他几乎每天都加班,规划研究初期更是如此。记者笑问:加班到什么时候呢?杨文银回答:不管,反正是什么时候饿得不行了,就回家吃饭。他喜欢下班后处理一些费脑子的问题。因为安静的气氛有利于静心地思考,工作效率还特别地高。

根据规划结果,交通社对全社的组织机构、绩效考核、薪酬制度、基础设施建设、党群工作等五个方面进行调整,机构调整后的交通社将原有的10个编辑部整合为8个,工作范围也相应作了调整,由市场营销部、分销公司(发行部)、直销公司、编辑部营销编辑和零售书店(读者服务部)组成新的营销体系。

社里还着力开展了新一轮的竞争上岗,中层领导干部实行竞聘,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结果原来一共37人,这次下了11人,新上了8人。启用的新人中,包括一个二十五六岁,大学毕业不久的小林。刚出任市场营销部副主任的他说,他从来没想到,自己能这么年轻就当上中层领导。4年前,他从武汉大学毕业后到交通社发行部工作,怀着积极和感恩的心态,他努力工作,业绩突出。他做这一切,本来只是好胜和认真的本性使然,不曾想“付出总有回报”。他笑称现在他的心里,也在捉摸着要制定一套市场销售的战略规划呢。

人民交通出版社“十一五”的战略性目标是,进入全国出版社第一方阵,巩固全国科技社20强的地位,争取进入15强。保持国内交通专业图书出版领先者的地位,公路、水运图书和交通地图市场份额均居第一位,汽车图书居第二位,建筑工程图书份额力争进入前5名。毕竟作为交通专业出版社,最根本的是立足于交通科技图书市场。成为交通教育教材权威出版基地。杨文银的志向,是把交通社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跨媒介的综合性交通出版集团。

人民交通出版社现在每年的出版品种有500多种,去年的出版码洋达2亿5。尤其近年,他们开发了一批叫座又叫好的品牌书,比如,社里的编辑花一年多时间自发研究国内外驾驶员培训教材和课程,出版的全新漫画本的《安全驾驶从这里开始》一套四册,当年就发行了120万册。交通社出版的各类交通地图和里程图,更是汇集了关于公路最权威最新的信息,而且每年更新,这样的资源优势,是任何别的社都无法望其项背的。

在归途中,记者搭了一段杨文银社长的车。记者半开玩笑地问:您开车有没有违反过交通规则?他不无骄傲地说,自己开了这么多年的车,还从来没有被扣过一分。

听到这个回答,记者当即联想到,在出版社的规划管理方面,他所追求的也是不扣一分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