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翻译研究习惯于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语言层面,纠缠于转换过程中所产生的误读。近年来,国际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同样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林译小说论稿》这部论著正是秉承这一宗旨,着意细读林译的序、跋及一些导读,考察其背后一些被遮蔽的因素,发现林译小说对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及其在文化史上的意义。
该书的上编通过对林译小说特殊文体的分析,引发读者对于中国近代白话文运动与民族建构问题的特殊思考。作者对于林译小说文体的独特界定――拟古文体,是一种独创,也拨开了学界长期纠缠在林译所用文体究竟是古是今的迷雾。此外,把林纾、庞德和严复这样三个翻译界的重量级人物并置在一起进行梳理,林纾译笔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及其译介的前现代性也愈发昭显。特别是对于惯常并称的“严、林译”的再思考,将林译小说与严复的西方思想论著翻译实绩和策略进行细致的考察,凸现了林译小说所代表的晚清文学翻译的独特处境,辨清了严、林译因不同的读者诉求而实施的不同翻译策略。此外,本书也在文本的个案分析上显示了著者的思考:林译小说中的“名品”多为通俗小说(言情、冒险、神怪),作品的流行和译者对其的人格化与国民性解读不无关系。著者针对这一现象的细致探微更令读者深入理解了近代中国知识阶层的本意与普通民众阅读心态的割裂。
本书的下编着力于林译小说的文学现代性、思想价值与文化身份。尽管有学者已经认识到,从文化的高度和文学史建构的视角来看,林纾不愧为现代性话语在中国的创造者和成功的实践者,但是对于林译与中国文学现代性关系的研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是近年来,随着晚清翻译与创作在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林译的地位才得到彰显。《林译小说论稿》专辟一章从世界文学格局的建立、对传统叙事的新解以及中国小说文体类型丰富与健全等多方面,翔实有据地佐证了林译小说作为中国文学现代性话语创始者的重要地位。
翻译是语言、政治与文学观念的交汇场,更何况处在中国近代那个风云际会的年代。郝岚将林译小说放置于文学翻译与传播媒介的网络之中,详加解读,不仅扩大了译介学研究的实践范畴,也令我们看清了林纾新、旧两种文化身份嬗变中的微妙之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著者特别通过林译小说所体现的文化心理矛盾,探讨了那一代知识分子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意义。对于束缚人们思想的对于林纾文化身份非此即彼的尴尬问题,提供了一种切实、可信的答案。其翔实的文献资料与各种理论紧密交织,浑然一体,语言流畅,读来全无晦涩之感。
自1964年钱锺书在《文学研究集刊》上发表了名文《林纾的翻译》之后,林译小说在我们的文学史或研究中常常是不可或缺的,但又不甚了了,鲜有深入而执著的分析。这给我们后来者留下了相当大的研究空间。当然,或许也正是由于作者强烈而众多的问题意识,本书的上、下编略有松散之感,仍然缺乏贯穿始终的整体性,或许这也是为何作者只将这部不乏新意的著作称之为“论稿”的原因。不过这部论著的开启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其丰富翔实的文献资料,独特的理论视角,这种重新发现“文化上的哥伦布”的探索精神,都是从事林译研究、译介学研究乃至文化研究值得借鉴的。
《林纾小说论稿》,郝岚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