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报道,7月31日,“青春写作旅”开营仪式在北京大学博雅会议中心举行,文学大家舒乙、曹文轩、孔庆东等作为“写作旅”的老师都冒雨前来。“青春写作旅”负责人吴涛说,“青春写作旅”的师资由10名北大博导和文学大家组成,“青春写作旅”是要培养和启发青年人的心智,与社会上办的培训班根本没有可比性
8天收费4900元。可别抱怨学费太贵,北大博导是什么身价?他们能屈就办起“中学生作文培训班”,足见他们关爱的延伸,把本不属于他们职责范围内的“培养和启发青年人心智”的重担勇挑在肩。
不必在收费多少上纠缠,市场机制下,一方愿教,一方愿学,更何况还有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我们首先要看到北大博导办班的积极意义:他们不仅是北大博士生的导师,还可以把自己的才华与智慧“给予”中学生,尽管是有偿传道授业。笔者依然固执地认为,这是发挥北大博导更大潜能的先兆。
支教,对于北大来说并不陌生。北大孟二冬教授于2004年春天从北大来到石河子大学支教,北大5年内派出了100多位教授到石河子大学讲学支教。大学教授支教初中也不是没有先例。“今后几年,北京市抓基础教育就是‘均衡-优质’……就是要把钱、人和资源往老百姓不满意的学校投。”在今年4月份召开的首都高校支持北京初中建设工程启动大会上,北京市教工委书记朱善璐这样表态。根据北师大与北京市教委签订的协议,16名博士(含教授和副教授)将脱产或半脱产到初中校担任校长助理、顾问或科研副校长,同时将其所研究的内容和成果逐步辐射其他学校。
有时间与能力办班的北大博导们能否去支教?支援最需要支教地区的义务教育,他们那儿的青少年更需要“培养与启发心智”,那儿的孩子们难以得到城市孩子的教学资源,义务教育期间所能得到的教育必然打折扣。由于他们没有足够的钱来买“培养与启发心智”,北大博导们的支教将会给他们的未来带来希望。当然不能让博导们无偿支教,但这笔钱理应由政府部门支付,因为政府部门要还欠下的“义务教育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