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关电影的记忆可以追溯到“文革”前,只是当时以及后来看的东西,几乎毫无价值。直到80年代初,北京举办了几次外国电影回顾展,包括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典、日本和美国的,或在小西天的电影资料馆、或在北展影院、或在新影厂、或在八一厂,才让我一饱眼福。有一天同时还逢着美国电影周,母亲和我上午两
这以后就是不大看电影的岁月了,好像倏忽过去好些年似的。不知怎么回事,我错过了VCD时代:没有买VCD机,也很少买碟,偶尔在电脑里看一张,不成规模。然而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后来有了DVD,就不像某些朋友那样为白白买过许多VCD而别扭不已。我买的第一张DVD是《这个杀手不太冷》,那是五年前的春节,我去海淀图书城买书,书店一概关门,只好买了这张碟,以免空手而归。至于此后竟反客为主,买碟的兴趣简直要超过买书了,却是始料不及的。
起初看DVD也是零零碎碎,直到“非典”时候,才养成习惯,每晚都看一张。几年下来,虽然偶有间断,总超过上千部了。我最喜欢两类片子,其一出自欧亚的电影大师之手,除了上面提到的几位之外,还有塔尔科夫斯基、基耶斯洛夫斯基、小津安二郎、黑泽明、库布利克、戈达尔等;其一是美国拍得好的情节片――多属类型片的开山之作,有如希区柯克、约翰・休斯顿的作品,以及独立制作电影,好比《两杆大烟枪》、《低俗小说》、《大胆的爱,小心的偷》等。前者以深刻见长,后者以智慧取胜。所看不上眼的则正与此相反,即浮浅或愚蠢的,这样的电影不少,恕不列举了。
有关电影的书,我也一直留心搜求,包括电影理论、电影史、导演研究、影人传记,等等。此外还有一类,即很多电影系由小说或戏剧改编而成,对比着看,特有意思。这方面的论著,我读过乔治・布鲁斯东的《从小说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爱德华・茂莱的《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罗吉・曼威尔的《莎士比亚与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我自己曾经挑选20部小说/电影,打算详加分析,主要着眼于电影较之小说,在表现手段上的种种受限之处。无奈精力不逮,写了一半遂告中止。前不久有消息说,李安打算把张爱玲所著《色,戒》改编成电影,却把我搁置已久的想法重新勾起来了。电影是视听艺术,看不见、听不着的东西很难表现,譬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当然可以加上字幕或旁白,硬让人看见听见。但是效果往往有限,未必能够交待清楚,尤其是当心理活动太过复杂,或者太过突然的话。《色,戒》虽然不长,这种地方却不少,而且都是情节变化的关键。片子还没有开拍,且看导演有什么高招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