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美好人生的挚爱与告别

2006-09-06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郭齐勇 我有话说

《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傅伟勋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第一版,25.00元

傅伟勋教授是内地几代学人的好朋友。早在1993年夏,我去信问候他时

,他回信即告以他的新著《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从临终精神医学到现代生死学》6月在台湾地区出版之后,一时洛阳纸贵,现正印第三版,出版之后当另托书局寄赠一册。不久就收到了台湾正中书局寄来的这部感人肺腑的书。它是傅伟勋先生患淋巴腺癌,经两次手术、50多次电疗,在身体尚未恢复的情况下,用3个月时间写成的书,是生命的颂歌,亦是濒死的体验。正如杨国枢教授在序言中所说,这是一位不平凡的人写的一本不平凡的书。作者不只靠自己的学识,也是用自己的生命来写这本书的。作者从探讨生死问题的“智慧之道”所达到的“解悟”之境,进展到超克生死对立之困惑的“证悟”甚或“彻悟”之境。

作者生前十多年在美国宾州天普大学宗教学研究所为博士班讲授生死学,经过自己与癌症顽强斗争、身历生死关头的生命体悟,对生死问题的看法,由纯智的境界上升到知识与体认合一的境界。因此,杨国枢先生建议读者不但要用“脑”去读,更应用“心”去读这本书。当年,这本书寄来之后,在武大教师中不胫而走,辗转相传。有的人读了一遍还不过瘾,又写信向作者或书局索要,或珍藏,或转荐给患重病的友人。现在,《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一书的大陆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首次推出。摆在面前的这本新书插图精美、要点突出,优秀的内容品质配以一流的编辑出版水平,使得这本书锦上添花,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死亡是一个永恒的问题,是自古以来世界上各种宗教、哲学探讨不休的问题。但为什么说它在现代社会更加凸显出来了呢?这是因为科技与医疗的进步,高龄化社会的出现,迫使今人远较古人更加感受到孤独无依。人寿的延长,毋宁是迫近死亡之负面心理纠葛的延长。退休之后的准老人、健康老人、衰弱老人或绝症患者的日常生活尤其是精神的安顿成了问题。而现代工业社会处理死亡的机械化及非人性化的方式,使得人们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恐惧不安。但每一个人面临自己的死亡,毕竟只能自我承担。人们如何才能平心静气、从容不迫又具有人性尊严地离开世间?换句话说,面临死亡的挑战,每一个人何以维持生命的尊严到底?这不仅涉及社会的、法律的、道德的、伦理的方面,尤其关涉到人的精神信念与修养。

傅先生的这本书,意在把高龄化过程转化为人类精神的深化过程,把死亡哲学的问题转化为生命哲学的问题。“我们每一个人生下来即是‘向死的存在’,则高龄化乃至死亡过程就不是根本问题,生死(乃是一体两面的)问题才是根本问题。”“现代人天天讲求所谓的‘生活品质’,却常忘记‘生活品质’必须包含‘死亡(的尊严)品质’在内。或者不如说,‘生活品质’与‘死亡品质’是一体两面、不可分离的。于此,高龄化到死亡的过程,深一层地说,即不外是训练每一个人培养‘生命的尊严’与‘死亡的尊严’双重实存的态度的最后阶段。”这就不能不探讨人生的终极问题。生命为何?死亡又为何?

傅先生生前倡议设置一门新的学科――“临终精神医学与精神治疗”学。在他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他主张把死亡学、精神医学、心理治疗、医药伦理学、宗教学、哲学等综合起来,形成这一门新的学科。本书即是这一新学科的雏形。这是广义的死亡学的一部分,所考察的对象是已面临死亡的患者的正负面精神状态,尤其是负面精神状态,并结合心理学、宗教、文学、音乐、艺术等,提供给我们能奏实效的临终精神治疗法,使他(她)能够自然安宁地接受死亡,保持死亡的尊严。

在这里,安乐死或自杀被予以同情的理解,因为每一个人的实存主体面对死亡的态度,有其俨然不可由他人替代的独特性、尊严性。死亡问题的精神超克,终究要看每一实存主体的独特态度、价值观、生死观等等,完全属于存在主义所云的“实存的抉择”。

如果把死亡的涵义扩大,人们经历的不只是肉体的代谢,也包含着精神自我的死亡与新生(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情感自我的死亡与新生。体认(广义的)生命的意义,应付(广义的)死亡的挑战,使实存本然地承担一切生命苦难与人生任务或使命,需要我们培养、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同时品味、开悟死亡的内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