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备受争议的童书作家,杨红樱在本土童书市场创造的一个几近奇迹的数字却是无人可以否认的,她所创作的“马小跳”系列童书目前销量已近九百万册,并且即将翻译成法文本在法国上市。同时,根据“马小
读书报:你不止一次参与慈善活动,你是怎么想起做慈善事业的?
杨红樱:我平时就很喜欢参加公益活动,写作之外的时间,很多都用来参加和孩子一起交流互动的读书活动。可以说,我是热衷公益的。2004年四川骨髓库想寻找一位形象大使,在大众中搞了一个民意调查,结果我的呼声还挺高。骨髓库给我打电话,我就同意了。有一次在成都的公园搞读书活动,结果很多家长带着孩子询问我,到哪里去采血样,他们也要做志愿者,让我非常感动。现在这个事情甚至比写作还吸引我。有人问我,现在成名人了,有没有感到什么变化。我觉得自己还是常人一个,唯一的好处就是作为名人、公众人物,影响面要大一些,如果你做一件有益的事情,可以给社会带来一些正面的影响。
读书报:据说,你不喜欢被称为儿童文学作家,而更愿意被称为童书作家,是这样的吗?能不能解释一下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你怎样定义自己的身份?
杨红樱:我觉得给孩子读的书和成人不一样,孩子正处于成长期,对阅读的需求是多层面的。童书里面包罗万象,需要更加丰富综合的东西,不能仅仅用文学这样的词汇来概括。在国外,为孩子写书的人都被称为“童书作家”,在国内,似乎“童书作家”要比“儿童文学作家”低人一等,不如儿童文学作家地位那么高。但是对于我来说,感觉更舒服一点。其实我觉得最好的称呼就是“给孩子写书的人”,而不是这个家那个家。
读书报:国内童书以前关注的重点是低幼读者和阅读能力相对成熟的少年读者,较少关注那些停留在初级阅读能力的小读者,而马小跳系列的针对读者群是小学生,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你为什么会关注这一年龄段的读者群?
杨红樱:我这个人不太会去做能力办不到的事情,也没有什么野心。为什么选择小学这一块呢,因为我觉得自己在小学这一块能够把握得最好。我以前教过小学,而且刚好是从一年级教到六年级,教完一轮。其实,童书比较发达的国家,在这个领域里年龄段划分的很细,比如日本,零岁、一岁、两岁,都有对应的不同读物。这是非常科学的,我们都知道一岁孩子吃的东西跟两岁孩子吃的东西绝对不一样,两岁孩子跟三岁孩子吃的东西又不一样,这需要具备一定的儿童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学的专业素养,才能顾及不同年龄特征孩子的认知程度,接受的程度。
读书报:你觉得童书创作和其它文学创作有什么不同?
杨红樱:童书创作的难度很大,因为给孩子写东西,即要满足他的求知欲、好奇心,又要有趣,要把很多的东西藏在引人如胜的故事后面,这其实需要很高的写作技巧。而且我现在的创作都是现实题材,这种写“当下的作品”难度最大。儿童文学中最好写的东西往往都是幻想题材的,比如说童话,容易讨好,所谓“画鬼容易画狗难”。虽然说这种现实题材最受小孩子喜欢,但这种写作思路是冒险的,我常常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而且即便把书写出来了,在市场上还要经过三道关:孩子的、家长的、老师的。
读书报:作为一个有争议的童书作家,有人在评论你的创作时说你的书中只有搞笑,没有意义,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杨红樱:同样的作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有的人读到的是幽默,有的人读到的是搞笑。我想说的是,搞笑太容易了,而幽默是需要智慧的。至于有没有意义,我的书是写给孩子看的,很多小读者给我写信讲他们为什么喜欢我的书,是因为我的书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想象力,能在我的书中找到自己成长的影子,最重要的是他们能在我的书中找到感动和梦想。当然,有的人已经成年了,没有这样的阅读需求,也没有童心,觉得我的书没有意义,也在情理之中。记得六年前我写的《女生日记》,也有人说浅显,没有意义,结果是什么呢?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读着这本书长大,已经重印四十几次了,是目前为止,上榜时间最长、印数最多的原创童书。
读书报:现在马小跳系列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根据它改编的电影、情景剧、动画片很快就要上映。你自己参与到这些改编当中吗?
杨红樱:动画片大概是年底播出,中影集团现在还在制作365集的情景剧,同时根据马小跳改编的人偶剧年底也会在保利剧院演出。我给他们做艺术顾问,但是没有直接参与改编,电影、动画片对我来说太专业,我不想过多干涉。其实,“马小跳”是一个非常难改编的底本,因为他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马小跳。所以我有时候觉得有点不好意思,给改编者设了一个难题。这些改编,除了中影集团我收取了象征性的一点费用以外,其他剧种全部是免费授权,因为我觉得现在给孩子看的儿童剧太少了,但是培养孩子养成进剧场的品味是很必要的,我觉得我们必须给孩子们贡献更丰富的精神内容。同时,在签订合同的时候,我还要求所有演出的前三场票房收入必须捐给当地慈善机构。
读书报:如果有一天不写童书了,你会做什么?会为成人写书吗?
杨红樱:我一辈子只会给孩子写书,决不会给成人写东西。我跟小孩子在一起会一下子非常激动,会非常自然地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他们看事物的眼光,他们最近日常生活的状况,至于有很多小孩说杨阿姨你是不是隐身人,我们在做什么你都看得到,我们自己看不见的你也知道,这好像是一种天赋。另一方面,我又是一个简单、散漫、感性的人,到今天还是完全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成人世界对我来说永远是一个未知的东西,有隔膜,所以我绝不会为成人写书。如果有一天不写书了,就去做慈善事业吧。
读书报:你在创作中是否吸收了国外经典儿童文学名著中的养分,海外经典童书对你的创作有影响吗?有评论家曾称“马小跳”中有许多从中借鉴来的段子,是这样的吗?
杨红樱:说句老实话,除了小时候安徒生对我影响非常大之外,我没读多少。《哈利・波特》是读过的,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全世界的孩子都喜欢,一定有他们喜欢的道理。“马小跳”已出了十几本,里面写了几百个故事,写的都是我们中国孩子自己的生活,我到现在都没有想通,所谓“借鉴来的段子”是什么。事实上,真正有实力有个性的作家,都不会去模仿别人的东西,在我的写作中,恰恰注意回避相似性,如果我看到有人写过了,以我的个性,只会避开不写,决不可能去模仿。
读书报:法文版的马小跳系列下半年就会在法国上市,您觉得中国本土原创的童书介绍到国外的意义是什么?
杨红樱:第一个意义是可以将中国儿童的情况介绍到国外去,现在国外很多华人都让孩子读我的书,因为他们觉得我的书最能体现中国儿童的特点,而这是他们很希望了解的。第二个,中国的儿童在全世界儿童中占的比例是最大的,如果我们的童书在世界上没有自己的地位,是一件耻辱的事情。
读书报:你觉得国内童书创作的潜力大吗?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创造出真正经典的,不仅适合中国的儿童阅读,也能够成为世界儿童文学经典的作品?你觉得自己的书会成为经典吗?
杨红樱:我从来不会去想自己的书是否会变成经典,因为如果写作带着太多的野心,或者是期望和功利,就不能进入踏踏实实的写作状态。能不能成为经典这件事不是哪个人能掌控的,谁说了都不算。只有经得起市场和时间的双重考验,才称得上经典。现在有所谓“经典写作”,东西还没出来,就说自己是经典,真是一个天大的笑话。而另一方面,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况是,拿一个上世纪甚至是上上个世纪的外国作品和现在的作品比,然后被告知,人家的才是经典,我们的不是。这种比较是很无聊的,因为我们无法判断我们的作品,一百年后是不是也能够成为所谓经典。这种比较对中国原创绝对没有好处。还是将一切都留给市场和时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