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二湖者,赵树理之子也。赵树理谓谁?中国现代文学大师,赵二湖的亲爹也。由于喜爱赵树理的作品,加之与赵二湖有些交往,笔者曾在一些场合与一干人海阔天空地谈起过赵树理,当然,绝大多数赵二湖也在场。说到赵树理,许多人或称为“赵老”,或称为“你父亲”,似乎有赵二湖在场,大家刻意回避大师的名讳,以示敬意
赵二湖说起“赵树理”三个字是那么地随意,那么地自然,不由令笔者心中生出些许感慨。
赵树理被誉为描写农村生活的“铁笔”、“圣手”,一生为农民奔走呼吁,体恤农民的疾苦。古往今来,从“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从“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郑板桥,无数文人墨客曾在官场谋过一官半职,有的甚至拥有显赫的职位,但最终是以诗文流芳百世,以品质名垂青史。笔者要说的是,各位看官,当你谈起这些“名人”时怎么称呼他们?是叫他们屈太爷、杜伯伯,还是叫于大爷、郑叔叔?你什么都不会叫,只会直呼其名。屈原就叫屈原,杜甫就叫杜甫,既不会在他们姓名后面加上“先生”二字,也不会因为他们当中有人做过巡抚和县令而称其为“于省长”或“郑县长”。同这几位相比,赵树理既是享受过省部级待遇的“高干”,也是饮誉文坛的“大名人”,但最终同样是以《李有才板话》、《小二黑结婚》、《三里湾》等脍炙人口的作品确定了在中国文坛的地位,以为农民立言、为农民请命而受到后人的赞誉和怀念。
人们没有理由不敬仰赵树理,但敬仰就一定要避其名讳,称呼其曾经拥有而今已属于他人的头衔吗?做为赵树理的儿子,赵二湖对赵树理的敬仰,自然会比旁人多一分无法割舍的亲情在里面,但是就一定要人前人后地一口一个“我爸爸”“我父亲”吗?评价赵树理的作品时,就非得要旁人接受“赵树理可是我爹啊”这个事实?他怎么就不能称呼赵树理为“赵树理”?
惟恐别人不知道他是谁谁谁的第多少多少代玄孙,或是谁谁谁的几代旁系血亲或姻亲者,生活中不乏其人。说穿了这些人是想沾沾光,满足一下虚荣心,甚至是为谋一己私利而已。《围城》中那位“迹近乘虚篡窃”中文系主任的汪处厚,不就是故意甩了拖腔说了半句话嘛:“高校长可真会磨人哪!他请舍侄――”,顿时马屁声识时务地响起:“汪先生就是汪次长的令伯。”这么一唱一和,汪处厚便达到了迎头痛击觊觎系主任位置的李梅亭的效果:别痴心妄想了,老子跟教育部要人有血缘关系。
话说回来,倘若先人的名声不好,子孙们断不会炫耀自己是其后人的,甚至连认祖归宗的勇气都没有,生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家世。清朝乾隆年间不是有人在岳飞坟前咏叹“人自宋后无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吗?我就不信秦桧没留下一男半女,可有谁知道秦桧的第几世孙如今在哪儿发财?
人们尊其后人,实质是尊其本人。其实,对于自己直呼父亲赵树理为“赵树理”的原因,赵二湖曾在“赵树理网”上做过说明,大意是:我也“我爹”“我爸”“我父亲”地叫过,那多半是在公开发表的文字中,但越叫越别扭,不利于把想说的说清楚。再说这么多人关注赵树理,赵树理岂能只属于我赵二湖?他早已属于全社会所有。在这个意义上,对于我来说,除了与赵树理有血缘关系外,和大家是一样的。
赵二湖这番话让人由衷敬佩。有如此清醒的认识,着实难能可贵。试想,在多数场合,谁知道你赵二湖的爹是谁?你爹是谁我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但我们却知道赵树理!就说你赵二湖挂着山西省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主席的头衔,还在前一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赵树理》中成功地扮演了你爹的爹,但眼下你毕竟没有成为家喻户晓的“腕儿”吧;就算长江后浪推前浪,有朝一日你成了名人,你赵二湖的名气还能大得过赵树理?!――你说呢,二湖?
想起两年前赵二湖发表在《山西日报》上,至今仍引人津津乐道的文章《人家说他是我爹》。――好一个“人家说”!在这里笔者想套用一下,告诉赵二湖:对“那块本来就没有生命的石头和从未见过的面孔”,人家说是你爹,你不得不认可;但对赵树理是你赵二湖爹这一铁证如山的事实,干脆也让人家去说吧。要知道,赵树理只是你赵二湖的爸爸、父亲、老爹,那没什么了不起。谁还没有个爹?
赵二湖称呼他爹赵树理为“赵树理”,我认为,绝不是不敬,而恰恰是最大的尊敬。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德者留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