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印度的不同"镜像"

2006-09-13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沈楚瑾 我有话说

作为责任编辑,我是《行走在大神中间》一书的第一读者。这本书,从去年开始策划,现在终于要问世了。

我认识作者张讴很多年了。十六七年前初识时,他从英国留学归来,在中央电视台工作,爱写诗、译

诗,还出版了诗集,在我印象里是一位浪漫敏感的诗人。后来他专心纪录片,关注电视文化,写过《世界电视史话》和《电视符号学与电视文化》这样的专业著作,属于正经八百做学问。再后来有差不多十年没联系,年前他从印度回来,送我近作《与玄奘同行》,让我非常惊讶,怎么忽然转向玄奘了?交谈起来,知道他2000年至2005年间出任中央电视台印度记者站的第一任首席记者。他向我讲了他自己在印度工作五年多的生活和感悟,非常精彩。他的讲述引发了我对印度、对玄奘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们开始策划这本《行走在大神中间》。

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这样的编辑体验了,因为一部书稿,激发我对一个主题强烈的好奇心,读书稿的同时,我“恶补”了一堆书,而且是“现上轿现扎耳朵眼”。我一口气读了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幽暗国度: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印度之旅》、《印度:受伤的文明》和《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读了妹尾河童的《窥视印度》,读了韦伯的《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读了《东方神话传说》中的“印度古代神话卷”和“佛教、耆那教神话传说卷”,当然还有与玄奘有关也与印度大有关系的《大唐西域记》。今年恰逢“中印友好年”,媒体上印度的消息不少,我在网络上还读到很多有关印度的或赞或贬的帖子和专题网站的内容,真是目不暇接,我就这样在“印度年”里迷上了印度。

印度文化实在是太丰厚,不论是哪位大作家都无法在一本书里穷尽其精华。关于印度的每一本书都像一面镜子只能反映出印度的一个侧面。有趣的是,我发现这些镜子同时还能折射出不同作者的文化背景来。比如,奈保尔的书给人的感觉是深厚犀利,这与他的身世、修养、阅历有关。这位诺贝尔奖作家出生于特里尼达岛上的印度移民家庭,在英国接受教育,他以“暧昧”的身份、特殊的情感、深邃的眼光和优秀的文字书写了印度。《时代》周刊这样说:“有一种人,远离了家园,但是他却比家乡的任何人更了解这个地方:奈保尔先生就是一个杰出的例子。”日本舞台美术家妹尾河童对印度的图文描绘可谓别开生面,从这本书中不光能看到印度的风物民情,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日本文化背景,那种执著、精细、奇异的趣味总是映照在字里行间,煞是有趣。

而《行走在大神中间》又为读者提供了另一面镜子。作者来自中国,作为记者,他一到印度,就惊诧于两个人口结构和经济模式近似的国家,在文化形态上却有如此大的差异。这促使他静下心来,用心体会和观察。五年多的时间里,作者走遍了印度的山河圣迹,出入于大小神庙,与不同种姓和不同宗教的印度人交往,对印度文化和民族性格有了深切体认。通过自己的采访和思考,作者试图从不同层面分析印度人的精神世界、宗教建筑形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理念。书的内容分成四辑――“体验印度”、“边走边写”、“玄奘的印度”、“寻找郑和遗痕”,从现代社会与民族传统、世俗生活与宗教文化的多重视角观察解读印度,一层层地剥去笼罩着这个古老国度的神秘面纱,向读者展示一个真实可感的印度。为了探寻中国与印度的文化交往历史,作者在北印度追寻玄奘的足迹,考察了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描述的佛教建筑和文物;在南印度沿海地区寻访航海家郑和的遗痕,书中记述了考察探寻过程,披露了探寻中的重要发现。

学者的智性,记者的敏锐,加上一种诗人情怀,成就了这样一个用细腻、生动、幽默的文笔呈现出的中国视角下的印度文化文本。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的近三百幅作者拍摄的图片使得印度形象更为鲜活丰实。

《行走在大神中间》,张讴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38.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