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教堂还是清真寺?

2006-09-13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高秋福 我有话说

圣索菲亚教堂外景

在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土耳其城市伊斯坦布尔,有一座宏伟而奇特的建筑。一眼望去,巨大的方形平台上覆盖着绛红色的圆形穹顶,这分明

是一座教堂。但是,稍加留意,却看到穹顶四周有四座白色宣礼塔,这显然是一座清真寺。惶惑之中向当地人请教,得到的答复是:这是一座博物馆。那么,这座建筑到底是什么?这是我初到伊斯坦布尔时遭遇的一大困惑。

我后来发现,三种说法其实都不错。这座建筑经历了欧亚两大洲交接地带一千四五百年政治、文化、宗教的大变动,实际上具有几重属性:它最早是教堂,后来被改为清真寺,现在则是一座历史博物馆。

伊斯坦布尔最早称拜占廷,是罗马帝国的一个希腊移民城市。公元4世纪初,帝国的政治、经济和宗教矛盾日益激化,政局动荡。君士坦丁称帝后,于330年将国家的政治中心从亚平宁半岛转移到拜占廷,后将其易名为君士坦丁堡。395年,狄奥多西皇帝将帝国疆土分为互不隶属的东西两部分,从而出现东、西两个罗马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而东罗马帝国,亦称拜占廷帝国,则以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为中心,又延续了近千年。

君士坦丁大帝不但将国家的政治中心东移,还改变了国家的宗教政策。鉴于新兴的基督教在帝国范围内广泛传播,对传统的多神教提出严峻挑战,他就一改过去对基督教残酷镇压的政策,给予其合法地位,自己在临终前也成为其一个信徒。狄奥多西皇帝执政后,进一步颁布敕令,将基督教定为国教,下令所有臣民都成为基督教徒。帝国分裂后,基督教也一分为二:西部的自称“公教”,通称“罗马天主教”,依托的是拉丁文化传统;东部的自称“正教”,通称“东正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依托的则是希腊文化传统。

罗马帝国对基督教的倡导引发教堂修建热潮的出现。在君士坦丁堡,最早的教堂修建在异教的阿波罗神庙遗址上,木制圆顶,时称“大教堂”。不久,一场大火将其焚毁。狄奥多西皇帝于415年下令在原地重建。一百多年后的532年,教堂再次被焚毁。笃信东正教的查士丁尼一世皇帝又决定立即重建。

圣索菲亚教堂内景

查士丁尼一世指定来自小亚细亚的安提米乌斯和伊萨多卢斯为工程师,决心把教堂修建得规模空前。安提米乌斯是当时最杰出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而他的助手伊萨多卢斯则是当时最杰出的几何学家。他们商定利用新近出现的拱形技术来修建,并在内部装修上狠下功夫,以使整个教堂显得雄伟而艳丽。修建方案得到皇帝的恩准后,他们从全国各地招来上万名工匠,从罗马、雅典、帕罗斯岛采购了各种色彩的大理石。工匠分两班作业,夜以继日施工,5年时间即大功告成。教堂整体是“巴西利卡式”,亦即长方形会堂式,长77米,宽70米。中央大堂是一个直径32米的大穹窿,东西两边各有一个半圆形的小穹窿。大穹窿由4根粗大的花岗石石墩支撑。石墩间修建有拱门,拱门上有方形平台,平台上有几十根石柱。教堂内壁和石柱全部使用彩色大理石和壁画装饰。回廊和侧廊上均镶嵌着用彩色玻璃和马赛克拼砌的圣像画。537年12月27日,在新教堂首次举行礼拜式。查士丁尼一世看到教堂外部如此雄伟,内部如此豪华,不禁惊喜交加,当即将其命名为“圣索菲亚”,意为“神圣的智慧”。

在后来的九百多年中,圣索菲亚教堂一直是拜占廷帝国的宫廷教堂,新登基的皇帝都在这里举行加冕仪式。由于君士坦丁堡位于地震活跃地带,又不断发生外族入侵和内部骚乱,这座教堂经常遭到破坏,需要不断进行维修或加固。同时,几乎每代皇帝和皇后都竞相为教堂添建一些新的设施。这样,以查士丁尼一世修建的教堂为基础,圣索菲亚教堂的规模不断扩大,装饰越来越华丽,成为了世界上所有东正教教堂的“母体”。

既然这座教堂是拜占廷帝国和基督教兴盛的产物,那么,随着这个帝国的衰落和另一个新帝国的兴起,随着基督教在这个地区逐渐被伊斯兰教取代,它的命运也就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怀抱圣婴的圣母玛利亚,两旁是拜占廷帝国皇帝康尼努斯及皇后

13世纪,来自中亚的一支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侵入小亚细亚,建立奥斯曼帝国。这支突厥人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土耳其人。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占君士坦丁堡,延续近千年的拜占廷帝国最终覆灭。此后,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圣索菲亚教堂也被改为清真寺,更名为“阿亚索菲亚”。

既然是清真寺,穆罕默德二世就命令当时著名的建筑师锡南按照清真寺的要求对教堂进行改造。锡南先是在这座建筑物的东南角修建了一座高约50米的宣礼塔。此后,又有人在东北、西南和西北三个方向各修建了一座宣礼塔。这样,从外表来看,大教堂俨然变成了一座清真寺。后来,人们又在清真寺南边修建了花园,在花园中修建了一些小型的穹窿形建筑,作为一些苏丹及其王妃们的陵寝。在教堂内部,东正教徒祈祷时用的条凳被拆掉,地板上铺上供穆斯林跪拜的地毯。因为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原来墙壁上的圣像画都用石膏或石粉覆盖起来,挂上8个很大的圆木牌,用阿拉伯文书法体写上安拉、先知穆罕默德以及一些天使的名字。同时,人们在朝着麦加的方向修建了壁龛,修建了白色大理石的布经坛,还修建了专供帝国苏丹秘密祈祷时使用的“苏丹室”。这样,大教堂就从里到外变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清真寺,前后使用了四百多年。

1920年,奥斯曼帝国寿终正寝。三年后,土耳其成为共和国。这一重大政治变化又给圣索菲亚教堂带来了一次历史性的变革。共和国总统穆斯塔法・凯末尔虽然信仰伊斯兰教,但主张政教分离。1935年,他颁布法令,将阿亚索菲亚清真寺改为博物馆,名称一仍其旧。凯末尔这样做,据说完全是出于政治考虑。原来,奥斯曼帝国建立后,希腊人与土耳其人之间以及东正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一直没有停息。同时,东正教占主导地位的俄罗斯同土耳其的矛盾也不断加剧,有时还会爆发为战争。考虑到这些因素,凯末尔认为,将这座著名的宗教建筑世俗化,改成所有人都可参观的博物馆,不但有利于保护这个重要文化遗产本身,更有利于国家的团结与安定。

走进这座开放已七十年的博物馆,穿过五六十米长的前廊,通过当年专为皇帝和苏丹设置的“御门”,我们来到这座建筑物的主体部分,即作为教堂的中堂和作为清真寺的祈祷大厅。这是一个巨大的穹窿形殿堂,穹顶四周修建有四十个拱形天窗,外面的光线从此酣畅地洒进来。奥斯曼帝国历史学家普罗科匹厄斯曾写道:一走进大殿,你就会感到眼前一亮,光线好像不是从外边射进来,而是在大殿内部油然而生。在明亮的光线之下,我们看到几根巨大的大理石圆柱熠熠生辉。圆柱呈绿色或紫色。绿色在伊斯兰教中是和平的象征,而紫色则是拜占廷帝国皇帝崇尚的“圣色”。两种颜色并存,显示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曾在这里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大殿两旁是侧廊,分上下两层。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会看到,顶棚上绘制的是圣像,墙壁上镶嵌的也是圣像。基督教崇敬圣母、圣婴、圣徒和天使。在天主教和新教的教堂中,最常见的是他们的雕像。而在东正教的教堂中,最常见的则是他们的画像。圣索菲亚教堂中的圣像画大多是查士丁尼时代以后的作品,以前的大都已被毁坏。原来,在八、九世纪之交,拜占廷帝国内部围绕圣像问题曾发生激烈争论。有人反对崇拜圣像,因为《圣经》中早就有禁止崇拜偶像的诫命。另有人主张崇拜圣像,认为圣像是教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训育信徒的重要手段。730年,利奥三世皇帝正式下令禁用圣像,崇拜圣像的信徒遭到严厉镇压,教堂中的圣像画全部被毁坏。直到843年,这场毁坏圣像的风潮才宣告平息,教堂中的圣像画又兴盛起来。到奥斯曼帝国时代,伊斯兰教也反对圣像崇拜。但是,圣索菲亚教堂中的圣像画这时并没有被毁坏,而是被石膏或石粉所覆盖。改为博物馆之后,那些石膏或石粉被刷掉,圣像画重现真容。就这样,作为拜占廷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圣像画得以永久保存下来。

现在,土耳其以外的不少人仍把阿亚索菲亚博物馆称作圣索菲亚教堂。我想,这不单反映出人们的积习难改,更反映出人们对拜占廷建筑艺术的热爱与怀恋。我曾几次参观其华美的殿堂,也曾几次站在远处眺望其作为“拜占廷拱形建筑艺术经典代表”的壮丽外观:那气势磅礴的古罗马巴西利卡式的整体结构,那雄伟壮丽的古希腊圆柱式的鲜明造型,那精妙绝伦的古西亚拱券式的独特风格,和谐完美地融合为一体。这说明,它不但承袭了古希腊罗马建筑艺术的传统,又大量吸收了东方,特别是伊斯兰建筑艺术的精髓。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对周边国家,对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东正教盛行的国家,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因此,我总觉得,对这座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的建筑,不必再强调它是什么教堂或清真寺,它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展现的是千百年来欧亚两大洲人民创造性的聪明才智,是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基督教文明和伊斯兰教文明的相互碰撞与交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