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曾经错失的风景

2006-09-20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乔丽华 我有话说

北邙所出明器图鲁迅

汉瓦当文字 鲁迅

死有分,活无常 鲁迅

最近看了王锡荣君的《画者鲁迅》,心里有不小的惊讶:原来鲁迅先生还亲手绘制了这么多可爱的美术作品!而且每一幅背后都有它生动的故事,都有一段值得回味的历史!慢慢地一幅幅地翻看着,不觉涌起一些感慨。

不知怎么就想起女作家萧红回忆鲁迅的一个细节:许广平曾告诉她,鲁迅病中躺在床上,不看报,不看书,只是有时拿出一张小画来看。那画上是一个穿大长裙子飞散着头发的女人在大风里边奔跑,在她旁边的地面上还有小小的红玫瑰花的花朵……可是鲁迅为什么常常看这幅小画,许广平也说不上来原因。

我想,也许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仅仅因为那画面很美,让人感到陶醉和愉悦,所以鲁迅先生会一遍遍地看了又看。就像他曾经把《芥子园画谱》赠送给爱人许广平,希望她“聊借画图怡倦眼”,在操劳家计之余放松放松身心,那心情是一样的。鲁迅先生一辈子用文章战斗,当他累了,倦了,就看看喜欢的画儿,将视线流连于光影、线条、色彩之间,暂时抽身于烦扰的人世,让心清净片刻。

鲁迅终身热爱着美术,其热情决不亚于文学。从他早年孜孜搜集和临摹各种绘本、汉画石像,到他后期全身心提倡、推动中国的木刻运动,几乎是不惜一切翻印介绍外国优秀作品,帮助青年人举办木刻展览,出版木刻作品,这之中投入的精神及其所开创的境界毫不逊色于他在文学上的业绩。然而,让人未免感到遗憾的是,鲁迅生前培养了一大批有前途的青年美术家,竭诚竭力介绍他们的作品,惟恐有负他们的心血,埋没了他们的才华,而自己在美术上的造诣却长期不为世人所全面了解。有人说,这是因为他在文学上的名气太大,为文所掩。但我要说,实在是因为我们自己太懈怠,一向对艺术的理解太狭隘了,所以长久以来错失了这么一片特别的艺术风景。

鲁迅的画作,是要用特别的眼光去发现的。在这一点上,我深感本书的编撰者是一个用心的人。说起来,鲁迅的画,有些并不难以见到,如《朝花夕拾》里的“活无常”,鲁迅设计的图书封面等,难的是我们能不能越过成见,从一个小小的图案、一幅速写中去体会美的存在;从一只猫头鹰、一只蜜蜂、一种花纹、一枚徽章、一方印章、一页封面或一张住宅的草图中体会梦的涟漪、生命的喜悦和流转……所以,难的不是把它们搜集起来(当然这也是需要花工夫的),而是竟然想到要把它们搜集到一起,为鲁迅先生留下一部属于他个人的画集。

但这部画集也并非因为鲁迅所作才有了价值。鲁迅曾将“白描”的精神归结为“有真意,不粉饰”,我认为这画集的特色和价值也正在于“此中有真意”。

这本画集中的图与文字相配,每一幅画都打上了生命的印记。先是百草园、三味书屋的时代,迅哥儿还在热闹的乡间看社戏,看到无常,有最初的惊喜,看见园中的野花野草、书上的美丽图画还是满心欢喜和好奇,纵然是岁月流逝,童年不再,还是萦绕在记忆里,固执地凭着记忆把它们画下来,找回来。在北京,曾喜滋滋地买了几样心仪的明代器物,照着样儿画下来,配上说明的文字,想着也许将来怕有用得着的时候。遇到了许广平,互相在信里打趣称小白象,落款画了一只又一只的象。跟外国友人交谈,一样东西实在解释不清楚,就顺手画一幅图,告诉对方:“哪,这就是女客穿的八团衣服!说是说不明白的。”自己或亲近的人将要出书,高兴之余,连封面都想好了,急忙动手画下来……这些画,当初画出来的时候就是这么简单,就是这么一张张积累起来的。

技巧上则多采取线描,一派质朴无华,却显示了不凡的功力。鲁迅读书时代酷爱描摹绘本上的画,到后来抄写碑帖,摹写汉石画像等古代器物上的图案,这长期的训练使他笔下的线条显得顺畅圆润,毫无生涩感。不信,看他随手画下的那棵枣树,寥寥数笔,勾勒出细而坚挺的枝干,疏疏落落的叶子,相信看到这幅枣树图的人都会赞叹其笔法之娴熟,立意之雅洁,自然而然想起《秋夜》里的描述:“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作这些画的初衷是单纯的,不刻意为画而画,而搜集这些画作的立意却是高远的。画集中有一部分成熟的作品,如鲁迅先生设计的几幅封面,意境悠远,匠心独运,而完全通过简洁至极的线条表现出来。像他为《坟》所作的书前小画,正方形的图案上方,突兀地站着一只猫头鹰,实在是意味深长,不由让人想起张爱玲为自己的小说集《传奇》设计的封面,那上面也有一个突兀的现代人的影子。为《歌谣纪念增刊》设计的封面,几缕淡淡的云,一勾斜月,幽雅清新,湛蓝的天空有一种深邃。但还有许多只是草图,如《死魂灵一百图》的扉页等等。但无论是完成的,还是未完成的,那线条里的精神是一致的,都一样的涌动着饱满的艺术精神,洋溢着生命的活力,都是值得珍视的。

一直都很佩服鲁迅先生评论中外美术作品的敏锐的眼光,高超的感悟力,如他说一位俄裔英国画家的画:“陀蒲晋司基的窗,我们可以想象无论何人站在那里,如那个人站着的,张望外面的雨天,想念将要遇见些什么。俄国人是很想到站在这个窗下的人的。”我们手头的这本《画者鲁迅》,不也是一扇窗,让我们看到平常看不到的永恒的风景么?

《画者鲁迅》,王锡荣选编,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38.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