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完美真空中的奇遇

2006-09-20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江晓原 我有话说

有一天在万圣与朋友喝茶,谈到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波兰科幻小说作家斯坦尼斯拉夫・莱姆的著名小说《索拉里斯星》,刘苏里告诉我,同时出版的还有莱姆的另一本书《完美的真空》,他说那本书“真的奇妙极了”。第二天回到上海,就去季风书园找这本《完美的真空》,谁知就遇到一点小小的趣事――这趣事本身就说明此书的奇

妙。

我是季风书园的常客,和老板也很熟,进去找一本已知作者和书名的书,想来自是轻车熟路,不会有什么困难。不料在几个相关的书架上遍寻不着(《索拉里斯星》已经看到了),我只好请书店的员工帮我在电脑上查询,结果被告知,本店有这本书,在某某号书架上,按号找去,果有其书,但那书架却是“文学评论”!――难怪我先前找不到了。

看来季风书园员工的工作态度还是比较认真的,否则他们就不会将这本《完美的真空》放错地方了――我可不是讽刺,这其中自有缘故。

主要是因为,《完美的真空》这本书的形式实在太匪夷所思了――从表面上看,它确实是一本文学评论集。例如,它的各章标题都是这种样子:

  帕特里克・汉纳汉《千兆网络》 (伦敦,跨世界出版社)

赛蒙・梅里尔《性爆炸》 (纽约,沃克公司)

……

再看这些标题下面的一篇篇文章,也确实是在评论这些书。这就难怪季风书园的员工要将《完美的真空》放到“文学评论”书架上了。如果他们不管书的内容,只看封面,则《完美的真空》显然和《索拉里斯星》属于同一套书(封面结构、字体等等,况且是同一位作者所著),直接将它也放到“科幻小说”架上,倒反而对了。

这都怪莱姆这家伙花样太多,误导公众。

事实上,初版于1971年的《完美的真空》是一本短篇科幻小说集。莱姆别出心裁地采用评论一本本书的形式来写他的科幻小说――这些书其实根本不存在,全是莱姆凭空杜撰虚构出来的。而在每篇评论的展开过程中,莱姆夹叙夹议,旁征博引,冷嘲热讽,插科打诨,讲故事,打比方,发脾气,掉书袋……逐渐交代出了所评论的“书”的结构和主题,甚至包括许多细节。

我猜想,莱姆采用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写科幻小说,目的是既能免去构造一个完整故事的技术性工作,又能让他天马行空的哲学思考和议论得以尽情发挥。

比如,在《人精有限公司》中,莱姆设想了一家神奇的公司:“背叛、友谊、爱情、报复、自己的好运和别人的背运”都已经成为商品,“可以通过分期付款、方便的信用制度买到”;这家公司产品的使用说明书“是一篇结构清晰、厚厚实实的论文,富有哲理性和社会技术价值,而不是常见的广告材料”;人们“不需要对订货内容羞于启齿,公司永远保密,也不用担心订单发货时会伤害到任何人”。

读者的好奇心显然开始被撩拨起来了,这不是很像王朔小说《顽主》中的“3T公司”吗?这样的公司怎么可能真的运营?但是对莱姆来说,他的那恶搞死人不偿命的想象力才刚刚发挥了一两成呢。“公司有求必应,但有时候要排队,比如要亲手杀人的时候,因为这种爱好者多得惊人”;“使顾客能够在开阔地、草地上、私人家里谋杀并逍遥法外的计划,目前法律还没有批准,但公司正在耐心地努力推出这一创举”。更要命的是,由于法律禁止垄断,操持与“人精有限公司”同样业务的公司不止一家,如果两家公司的“订货”实施起来发生冲突怎么办?比如在同一次旅行中,“人精有限公司”接受了史密斯先生对朋友之妻布朗太太“英雄救美”的订单,而“享乐者公司”或“真生活公司”却接受了布朗先生要求让史密斯“表现得像无赖懦夫”的订单,那如何实施?

这时我们就看到莱姆采用本书这种形式写科幻小说的投机取巧之处了――他用不着告诉我们上面的订单如何实施,继续往下幻想到哪一步他可以随心所欲,因为他只是在评论《人精有限公司》这本小说。因而在任何地方,他只消笔锋轻轻一滑,就可以转而去谈论这本虚构小说的其他问题了。

作为科幻小说,当然要有对未来的想象,而莱姆的想象力是相当“霸道”的:

比如《性爆炸》中如下一段:“战场上还存留着三家公司――通用性状态、机器人美味、性交国际。当初这些巨头的生产处于峰值时,性从私下的娱乐、观赏运动、集体体操、业余爱好、收藏家市场,变成了文明的哲学。”这是莱姆想象21世纪之初的光景(正是我们的今天),那时性已经和生殖无关。他甚至想象了一种药物,代号“无性”:“该药摄入不到一毫克的量,就消除了性行为带来的一切快感――诚然,性行为仍然有可能完成,但只能成为一种体力劳动。”

又如在《小队元首路易十六》中,莱姆假想一个纳粹余孽携巨资逃亡南美,聚集起一伙旧日的纳粹官员,竟在丛林中建立起一个小王朝。而在《逆默示录》中,莱姆谈到一个“拯救人类基金会”,他想象该基金的资助对象应该是“所有的创造者――发明家、学者、工程师、画家、作家、诗人、剧作家、哲学家、设计师”。更妙的是他想象的资助办法:“不写作、不设计、不画画的人,既不获得专利,又不提出建议书的人,可享受终身津贴,大约每年36,000元。”联想到我们今天的学术过热泡沫弥天,这倒真是一种反讽。

但是,《完美的真空》的最后一篇,也是最长的一篇,又玩出了更新奇的花样――这回不再是“直接”评论一本虚构的书了,而是虚构了一篇“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的发言稿”,这篇发言稿引自一本虚构的纪念文集《从爱因斯坦宇宙到特斯塔宇宙》,但是发言稿的内容,却是介绍和评论另一本虚构的著作。这最后一篇实际上是莱姆所有科幻小说中最具思想深度的一篇,可惜我恐怕只能在另一篇文章中来谈论它了。

《完美的真空》,(波兰)斯坦尼斯拉夫・莱姆著,王之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10月第1版,15.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