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出版业仿佛也有赖自然界的阳光沃土,也遵循季节更替,秋风过后,累累好书如等待读者采摘的果实。在有限的时间与视野范围内对成摞的新书进行取舍是一件颇费踌躇的事,这份推荐书单中遗珠之憾在所难免,
阅读可以予人知识,带来愉悦,但从来不仅只如此。和平年代的人们无法对战乱时期感同身受,却并不妨碍从汉娜・阿伦特《黑暗时代的人们》一书中品味二战时欧洲的景况,她以思想者的深邃从笔下的人物白描中还原那个年月,也藉此反思并发问,人类陷入黑暗的谷底是否就离光明近在咫尺?同样的,民间抗日文物收藏家樊建川在他这本图文并茂的《抗俘》中,以抗日战争战俘这一特殊群体的写真令读者在定格于历史的生动面孔与精炼文字中接近那段岁月。70年前的长征,在今天看来更多与革命、红军这些字眼有关,其实当时有众多少年战士参与,儿童文学作家张品成的“十五岁的长征”系列小说因生动刻画当年那些“娃娃兵”形象而在今年众多“长征书”中显得不同,也因文笔细腻、故事感人而为很多小读者认可。
当《我的名字叫红》、《鲜花圣母》、《肖申克的救赎》、《苏醒》、《别了,我的书》等风格各异的海外文学佳作连同帕慕克、斯蒂芬・金、大江健三郎等为全球读者所熟知的名字在这段时间纷至沓来,中国本土文学作品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仍难令读者满意。苏童那半个命题作文的《碧奴》算是近期内地文学图书中的一个亮点,文学价值暂且不论,至少形成不小人气。不管怎样,对于喜欢文学的读者,读经典总是不会错的,卡尔维诺薄薄一册《为什么读经典》道尽个中奥妙,王德威的《当代小说二十家》放眼整个华语世界的当代小说创作,其中谈及的作者与涉猎的作品纵然距经典尚远但总归是经受读者考验的佳作。《被冷落的缪斯:中国沦陷区文学史(1937-1945)》的作者耿德华是美国著名中国文学研究专家,他在这本书中所选取的研究角度相信会让很多内地的文学研究者及文学读者耳目一新。北大法律学者苏力的《法律与文学》则以中国传统戏剧为素材,对与法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阐释,把文学的、传统的放在现实的、当下的语境中,实在是有趣的尝试。
冯大导的《夜宴》还未散席,张大师的《黄金甲》即将“倾城”,可怜的中国影迷每年眼巴巴候着那几部“大片”,再踏实的人也免不了浮躁起来。还好有《电影的故事》这样的厚重之作读读,作者马克・卡曾斯是在电影里打滚的人,影评人、制作人、导演等身份一个不少。他在这本“大书”中按照电影百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对逐个历史时期与重要流派进行回顾点评,涉及大量影人与佳片,诚如他自己所言:“这是一本以说故事的方式谈论电影的书,既不是电影辞典,也不是包罗万象的电影百科全书。”其实,这既是电影辞典,也堪称百科全书。《革命!1960年代世界电影大爆炸》则截取了上世纪60年代席卷全球的电影革命浪潮,有缘起有事件有人物有作品,严谨又流畅地告诉读者那一场波澜壮阔的,对后世意义深远的电影文化思想变革是怎么一回事。
数字技术再汹涌、书业宏观上再低迷,对于一个心怀期待、喜欢手触书页闻得到墨香的读者来说,阅读也是跟吃饭穿衣一样举足轻重的事,好书多起来其实很考验读者的心态,翻了这本翻那本肯定是不智之举,那就抱定一本仔细品读吧,哪怕整个秋天只读了一本书,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