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在延安宝塔山上与93岁的老红军欣喜相逢
人民至今怀念红军
在我们“情系长征路”的队伍中,有元勋子女后代、
今年8月1日,我们在贵州参观了贵阳市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遵义市遵义会议会址、红花岗红军烈士陵园、桐梓县娄山关景区、仁怀市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地、习水县黄皮涧战斗遗址、赤水市红军烈士陵园、丙安红一军团纪念馆等等。每到一个地方,当地老百姓都热情欢迎:有献吉祥哈达的、有敲锣打鼓唱赞歌的、有表演民俗风情的、有耍龙灯、舞狮子的……
老百姓的热情常常令我们感动的热泪盈眶!那份军民鱼水情至今仍深藏在老百姓的心中。在赤水凭吊红军烈士陵园时,听到老乡们说:“老百姓热爱红军,是因为红军是为老百姓打天下的队伍。当初红军从家乡经过时,由于乡亲们听信了国民党的舆论宣传,误以为红军是‘杀人放火’、‘鱼肉百姓’、‘共产共妻’什么的,都纷纷躲进附近的林子里、山坡上不敢回去。红军来了以后,村子里仍然很安静。红军走了,我们回到各自的家里,发现东西都好好的,没有被动过,而且各家的院子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最想不到的是:在不起眼的角落里,乡亲们发现了几具红军的遗体。是冻死、饿死的!想想看:放着现成的屋子不进、床铺不睡、粮食不吃,宁肯自己冻死、饿死,世界上哪有这样纪律严明的队伍?哪有这样体贴百姓的军队?
在遵义市茅台酒厂,我们遇见了由北京市团市委组织的“青年重走长征路”夏令营活动团。团员都是在校学生,平均年龄大约十八、九岁。孩子们衣着简朴,只带着少量的行囊。由于风刮日晒的缘故,一张张小脸黑里透红,却透露着青春、健康和坚毅的神气。带队的老师介绍说:“学生们已经不满足于课堂上有限的历史知识,这次活动我们当然也很支持,通过重走长征路,对中国当代历史也好有个更深入细致的了解。”
在贵州省的活动结束以后,与当地的领导以及老百姓们依依惜别。我们一行人乘坐省际旅游面包车,前往云南省,继续红色征程。
金沙水拍寻故地
在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参观访问的时候,当地老百姓组织起“唱诗班”,给我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据当地人介绍,“唱诗班”主要是为了迎接或送别最尊贵的客人时才组织起来表演的。百年以前,西方人在这里传教布道的时候教会了人们唱诵诗歌。这种有益身心的活动直到今天仍然被人们喜爱和接受。“唱诗班”的成员都是农民,平时在农田里辛勤劳作,可只要换上整齐、漂亮的“唱诗班”民族服饰,就像换了个人似的,神情庄严肃穆,气质温和典雅,颇有些超凡脱俗的味道。“唱诗班”表演的节目非常地道,如果闭着眼睛倾听,会以为是在欧洲的某座教堂里。
云南北部的金沙江非常有名,因为在这里曾经发生过“渡江传奇”。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为了摆脱数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于1935年4月下旬进入云南,并于4月29日发布了《关于速渡金沙江的渡江令》。30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王稼祥等中央领导进驻柯渡镇丹桂村,并对抢渡金沙江作了具体部署。5月2日,干部团先头部队抢占了皎平渡口,其后红军一、三、五军团三万余人仅凭6只小船,经过九天九夜的艰苦奋战,胜利渡过金沙江,取得战略转移的决定性胜利。
1936年4月4日,中国工农红军二方面军在贺龙、任弼时、萧克的率领下,从金沙江石鼓渡口渡江,北上抗日。4月9日,红军二、六军团在寻甸县进行了著名的“六甲之战”,打退了国民党部队的追击,并连续攻克10座县城。
为了纪念红军长征的伟大壮举,云南省在皎平渡口修建了红军长征渡江纪念碑、纪念馆等;在柯渡镇丹桂村建立了红军长征纪念馆;在玉龙县石鼓碑背后的高坡上,建起了红军长征渡口纪念碑。80年代以后,这几处纪念碑、纪念馆被云南省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过雪山草地忆伯父读书
到达四川以后,我们爬雪山、过草地,参观若而盖县巴西会议遗址、红原县红原瓦切红军长征纪念遗址等地方。
雪山依然高耸云端,丝毫不减当年的气势。由于当今地球气候变暖,已不易看到皑皑白雪,只是周围空气的温度明显低于其他地方。我不免想起当初伯父周恩来带领红军战士翻越雪山的情景。当时有一部分红军战士感冒加重,呼吸异常困难,大多数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山反应。为了鼓舞士气、争取一天之内翻过雪山、不给敌人可乘之机,伯父组织长征中的宣传队员,将《共产党员之歌》和《十月革命》等书籍中的部分章节编成宣传册,一边敲锣打鼓振奋精神,一边情绪高昂的唱着赞扬红军革命的快板书,直到把最后一拨红军战士迎上山……
以前听伯母讲,红军过草地的时候,伯父得了重病“肝脓疡”,高烧40度,多日昏迷不醒。当时缺医少药,战友们取来冰块为他物理降温,才逐渐好转。在这次重走长征路的途中,我听了别人的介绍,自己也看了相关资料,才知道当时毛泽东同志指示彭德怀“一定要把周恩来同志的病治好,千万不要烧坏了脑子”。彭德怀指令当时中央干部团团长陈赓组织担架队,轮流为周恩来同志抬担架并做好护理工作。为了组成担架队,彭德怀从第三军团抽调出40名年轻力壮的战士抬担架,从而放弃了第三军团仅有的两门迫击炮。彭德怀同志说:“我算一笔大账,不要说两门迫击炮,就是两百、两千门迫击炮,也抵不上我们一位周副主席!”
彝海结盟情永驻
彝海位于阳洛雪山西麓,是一个海拔2500米的高山林间湖泊,面积约5万平方米。周围群山环抱、树木葱茏。在彝海结盟遗址处,矗立着两尊褐色花岗岩雕成的人物塑像,左边是红军将领刘伯承,右边是彝族沽基家支首领小叶丹。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冕宁彝族地区时,先头部队被彝族群众围住。经过宣传党的政策,军委总参谋长刘伯承同彝族沽基家支首领小叶丹在彝海边歃血为盟,结为盟友。刘伯承帮助彝族人民组建起“中国彝民红军沽基支队”,并赠送给他们一部分枪支和一面“中国彝民红军沽基支队”的红旗。彝海结盟加强了民族团结和军民团结,保证了红军顺利通过彝族地区。解放后,小叶丹家属将珍藏的“中国彝民红军沽基支队”这面红旗献给了中国革命博物馆,这段感人的历史也永远镌刻在汉、彝两族人民的心中。这次来到彝海边,刘伯承的儿子刘太行夫妇与小叶丹的孙女、孙女婿在彝海结盟处相见了,大家握手共叙家常,很使人感动。这时我们也知道了两家经常互通书信或打电话联络感情,逢年过节都相互问候。
泸定桥的启示
我们的“长征队伍”继续往川北草原方向前进。在马尔康草原(又称红原县)的刷经寺乡,我们看到一座陈旧的墓碑。据当地党史部门的同志介绍:1952年,几位农民从荒无人烟的黑山上经过时,发现了14具白骨,周围散落着一些红军早年用过的物品,有的还保持着紧握钢枪的姿势,才知道这是一支红军的小分队,当时为了掩护部队转移、牵制住敌人,留在山上与敌人进行了殊死较量,直到全部牺牲!”为了纪念这14位红军烈士,当地政府修建了这座红军烈士纪念碑。
我们来到红军烈士纪念碑前,把纪念碑前的草地打扫干净,默默地敬献上洁白的哈达,并依次向红军烈士纪念碑鞠躬致敬。
在石棉县安顺场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地,我们看到了新建的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纪念馆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上千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纪念馆收藏有200余件反映红军强渡大渡河的实物、复制品,还有强渡成功后,于1935年5月26日出版的一份油印小报等珍贵文物。
在甘孜州泸定县泸定桥革命文物纪念馆,我看到一幅1935年拍摄的泸定桥的照片。尽管是黑白底色,尽管已经发黄,可照片上泸定桥的气势仍然峥嵘可怕。泸定桥基本上是铁索桥,国民党军队为了阻挡红军渡河,对泸定桥进行了破坏,拆掉了所有的木板,只剩下光秃秃的铁索悬在半空中,铁索下面就是深不可测的、打着漩涡奔腾而去的激流……
当年有17位红军战士以顽强不屈的精神终于抢先通过大渡河,炸毁了敌人的堡垒,为红军大部队顺利前进扫除了障碍。但是也有不少战士因此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正是因为具备了这种义无反顾的精神,才开创了一代丰功伟绩,创造出令世人惊叹的神话、传奇!
从甘肃会宁到陕西延安
8月21日,我们到达了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参观了红军长征会师旧址。“红军会师革命文物陈列馆”里陈列着红军会师期间留下的马灯、铜壶、背包等大量文物。特别使我感到亲切的是,一只小型老式铁皮文件箱。陈列馆注明“这是周恩来同志所使用的。在离开会宁时赠送给当地苏维埃人民政府主席李世雄”。红军会师旧址是为了纪念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而扩建的革命遗址,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军会师旧址有一座会师纪念塔,1986年为纪念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50周年而修建,上面雕刻着邓小平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十八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据介绍,当时到了会宁,毛泽东有句话:会宁会师,中国安宁。三大主力红军会宁会师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标志着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在延安市延安革命纪念地,我们又来到枣园旧址、杨家岭旧址、王家坪旧址、凤凰山旧址、清凉山旧址等地。这几个景点相隔不远,曾经是中共中央领导人办公、开会、休息、讨论的地方。《枣园的灯光》、《杨家岭的早晨》等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文章,就是以这里的生活为背景创作出来的。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五月会议、党的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等重要会议,分别在杨家岭、凤凰山召开。当时的清凉山,是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期的新闻及出版单位的办公地点。
重走长征路,一路上都有“爱心”活动。这不仅反映在沿途的老百姓对我们的深情厚爱,更为主要的是,我们作为红军的后代,能为当地的老百姓做些什么。我们这个团队一路上与中华慈善总会共同捐助了20所爱心小学,和100多座图书室。红军长征岁月中的艰难险阻是随时随地都存在的,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堪称是壮举、是传奇!陈庚将军的儿子陈知建到以色列进行军事访问时,以色列的高级军官对他说:“红军的长征举世罕见,非常了不起。”前段时间南方一家报纸写了一篇有关长征的文章让我看,并希望我能够给予回应。我考虑了一下,就写了两句话作为回应:长征壮举震寰宇,红军传奇垂千秋。这次重走长征路,使我对红军的精神和意志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我要与参加过重走长征路的同志们一起,共同把红军的精神告诉身边的人们,教育好下一代,不要忘了过去!
(周秉德口述,本报实习记者黎斐整理。周秉德,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新闻社副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