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学出版迎来大调整期

2006-11-08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本报记者 陈香 我有话说

11月3日,全国百余家大学出版社与全国千余家书店、图书代办站、图书馆代表聚会山东,第19届全国大学出版社图书订货会在青岛举行。青岛阳光灿烂,但订货会会场却稍显冷清。“今年书店来的人并不多,我们也并不期望收到很多的单子。”一位大学社的发行人员如此对记者说。

的确,多年来,随着出版社自办发行体系和渠道的成熟,大学出版社订货会也像其他图书订货会一样,订货功能越来越趋于弱化,成为信息交流和展示实力的平台,但显然,订货会还期待更多。

“今年,教育部在去年对大学社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大学社试点改革方案,14家大学社被列入试点单位,我们也在其中。”一位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告诉记者,他期待这次订货会上和兄弟社交流关于改制的心得和举措,并尤为关注即将成为市场主体后的大学社将如何重新思考定位,从而重新调整图书结构和体制结构。

显然,一场大学社改制风暴即将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之际,大学社将迎来自己的大调整期和变动期,而这一切,或许将在这个非同寻常的背景下举行的大学社订货会上初现端倪。

“但凡问题必有共性,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业界人士的相互启发,获得问题解决的途径。”大学版协副秘书长岳凤翔告诉记者,近几年来,大学版协通过年度对大学社发展思路的整体研讨和专题研讨,及强调大学社与当地高校师生的互动,正在重新为大学社订货会注入兴奋点。

也许,这个思路能够为急待创新形式的图书订货会提供借鉴。

大学社迎来“学术时代” 摄影/田俊

图书结构大调整

如果说,大学社图书结构的转型在前几年只是部分先行者的探路的话,那么今年,图书结构的大调整在大学社中已成为普遍现象。

今年,应中央要求,新闻出版总署和教育部在调研基础上形成了大学出版社试点改革方案,14家中央和地方的大学出版社被列入改革试点,身处高等教育体制内的大学社突破相对复杂的管理体制,将转为企业的法人单位。

可以想见的是,转制使大学社冲破大学母体的束缚,成为市场竞争主体,那么,“重塑微观基础,重新思考定位,从而重新调整图书结构成为大学社目前的题中之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赖德胜表示。

从订货会现场来看,即使是全国11家同为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大学社,之间也很难再觅得共性。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这几年在人文社科书领域异军突起,声誉直逼老牌人文社科图书出版重镇三联、商务,此次携来仍是大批人文社科图书精品,新书中张岂之主编的《中国思想学说史》、《卡莱尔、爱默生通信集》、《基督教世界科学与神学论战史》及“中医・文化”、“大学・人文”、“基督教传教士”、“苏俄札记”等丛书都带给记者惊喜;华东师范大学的教育理论和少儿图书也是在近几年做出了品牌,《中国当代教育家文存》今年新添纪宝成、杨福家、潘懋元、周远清等四卷;华师少儿类中的《动物为什么有》也颇引人眼球;东北师范大学保持教辅出版特色,同时,东师少儿今年更是单出目录;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人文和旅游类图书的出版特色鲜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今年则加快了向高校教材、学术著作和大众读物的出版转型。

同时,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经管教材和外语图书“这几年起来得很快”,并正在逐步发展人文社科、美术、医学等领域;复旦大学出版社力推管理学教材已初见成效,北京大学社今年推出的商战小说《输赢》还登上了图书销售排行榜,成为年度热销小说之一。

可以看到的是,大学社今年的图书结构调整幅度非常之大,在充分用好背靠高校的学科优势之外,已不仅仅限于本校资源。与此同时,各大学社的体制创新也提到日程上来。据记者了解,今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成立控股公司京师锐文,专营一般图书出版,经管图书已出版了十几个品种,平均发行近2万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已经成立了若干个专业出版事业部,具有图书、期刊、音像、电子出版物等综合出版能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已拥有杂志社、印刷厂、大学书店、电子出版社及5家控股公司。一批有实力的大学社走内涵式扩张之路,已经具备了集团规模。

哲学社科出版成最亮点

今年,教育部启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表示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重点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同时加强对交叉学科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并深入课程体制改革,打造新课程体系,同时,教育部社政司副司长徐维凡告诉记者,从2006年开始,教育部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工作的年度经费“增加至1个亿,我们支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普及”,显然,高质量的哲学社会科学图书的出版市场,蕴涵广阔商机。

另一方面,目前欧美期刊占据世界核心期刊的96%以上,从长远看,如果国内出版界在反映思想创造、科学发现、技术进展的专业出版中不占有一席之地,将有丧失话语权的危险。显然,这个专业出版侧重于学术出版。而自身与教学科研联系非常紧密,在学术出版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的大学社,在学术出版领域,责无旁贷。如果说,前几年,绝大部分大学社纷纷角逐的还是教育出版领域,在高校教材和中小学教材市场屡有斩获的话,那么,从今年开始,哲学社会科学出版成为大学出版的最亮点。

本届订货会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携来的“余英时文集”引起广泛关注;北京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中华文明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受益于教育出版的同时,磨剑十年,推出包括美术、音乐、戏曲、舞蹈、曲艺等主要艺术门类的综合性大型艺术通史《中华艺术通史》,为该领域内填补空白的巨著;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国内首部哲学交叉学科丛书,包括《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心理哲学》、《历史哲学》、《人生哲学》等18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的萧一山的《清代通史》、连横的《台湾通史》及斯塔斯的《批评的希腊哲学史》,狄金森影响最广泛的著作《希腊的生活观》也让人期待。

同时,从前在学术出版领域少有大动作的部分大学社也是精品连连。武汉大学出版社推出冯天瑜的《“封建”考论》和《中华元典精神》,推出刘纲纪先生的《〈周易〉美学》和《美学与哲学》,南京师范大学推出的《随园文库》系列所收均为南京师范大学著名教授之代表作品,其中《孙望选集》、段熙仲的《春秋公羊学讲疏》、李天石的《中国中古良贱身份制度研究》等一批著作周润圆至,观点独特。

大学社馆配急剧升温

“这次订货会上,图书馆来的人比书店还多。”一位大学社发行人员告诉记者,今年订货会,有可能图书馆的采购量还要大于书店采购量。

据记者了解,今年版协组委会特意组织了全国高校图书馆前来看样采购,而另一方面,经过长期交流,出版社与书店经销商之间的信息通道、物流通道已经非常通畅,部分书店出于成本方面考虑,并未前来参与看样订货,一增一减,馆配成为此次大学会的最大热点。

图书馆市场是有弹性的,为什么最近几年、尤其在大学出版中如此之热?

显然,重要原因是与大学扩招联系在一起的。现下,国内高校在校生人数每年以20%~30%的幅度增长,目前已达3000万人;同时,每五年进行一次的大学本科教学评估对图书馆装备的要求提高,特别是一些地方院校尤其是部分新成立的职业教育院校,其图书馆装备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的过程;另外,最近几年来,专业图书馆馆配商如人天、安徽儒林等书店崛起,帮助图书馆从烦琐事务性工作解放出来,专业化的分工显然有助于效率的提高。

另一方面,大学出版社的图书品种更具馆藏价值,也较为适合图书馆口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发行人员张民告诉记者,对于人文社科图书而言,零售难卖,市场也比较乱,而馆配则有相对稳定的读者群,他们现在越来越看中图书馆采购。“所以,现在大家谈论的都是图书馆,图书馆市场我认为还会稳中有升。”馆配在以学术出版、专业出版为主的大学出版中大热就可以理解了。

然而,在一个急剧升温和膨胀的市场中,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可以看见的是,大学社与经销商之间物流、资金流的线是很实的,但和图书馆之间的线就太虚。“不仅仅要维护出版社与经销商、图书馆之间的间接联系,还要注意出版社与图书馆之间的直接联系。”赖德胜向记者表示,如果高校出版社与图书馆之间没有信息流的建设,就会成为隔山买牛,不幸的是,这正是目前大学社馆配面临的最大问题。“大学社需要注意如何将出版图书告知图书馆,而不仅仅是经销商了。”赖德胜说。

对此,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营销部主任李翠梅的担心是,建立直接对接的关系,大社受益比较大,而对于品种有限的大学社,直接与图书馆合作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成本太高。

同时,一位大学社发行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很多馆配商资金很有问题,稳定性很差,对于图书馆馆配市场,他们是一边期待,一边顾忌重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