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韩少功远离城市“隐居”乡间的选择曾引起诸多猜测。他在最近出版的《山南水北》中“告白”说,事实与人们的种种猜想不搭边,自己那样做实在是“蓄谋已久”――其实,在生活方式的选择日益多元化的今天,人们对他的所做所为应该已不再那么惊奇。
《山南水北》中有关乡村生活的审美化描述,足以勾起
然而,一旦回到社会生活层面,作家的心理又是极端矛盾的。他坦率承认都市生活所具有的吸引力,认为城市“最大的诱人之处,是人们互为隐者的一份轻松”。我们有同事但可能从不知道同事家里发生过什么,有邻居但可能从不知道邻居房门后是何景象。相反,乡村人口稀少,交通不便,互相熟悉的程度使人们的生活长久处于曝光状态,由于“日长月久地示众,多少有点累”。
据说韩少功现在是经常出入于城市和农村两种生活状态之间,我们大多数读者自然无缘常常做此“切换”,但读这本书可以引发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不妨做做梦,也想想怎样更好地规划现实的生活。
如果说《山南水北》让人生发出“生活在别处”的怀想,那么近期读到的另外一本书――王燕妮的《光旦之华》(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9月版)则让我们在怀念故人,遥望他们的背影时有更多的怅惘。《光旦之华》是“背影丛书”系列中的新品。该系列中的《黄河孤旅》、《一代报人王芸生》、《不该遗忘的胡先马肃》都是值得推荐的好书,此本亦然。其中,传主潘光旦与另一位社会学大师――费孝通的友谊最让人感动。潘光旦和费孝通多年比邻而居,“文革”时,潘光旦家被抄,夜里只能在厨房边的小批屋席地而卧。费孝通将自己家的被褥抱给潘家人用,还用粗毛线给潘光旦织毛袜穿。潘光旦的心爱之物――连理葫芦被红卫兵摔在门口,费孝通悄悄将它捡回收藏,多年后交与潘家后人……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虚构类作品市场遇冷,耐看的写实类图书受到欢迎。在某些出版人对读者的阅读趣味感到茫然的时候,读者正以自己的选择为出版人释惑。
《山南水北》,韩少功著,作家出版社2006年10月出版,2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