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如何看待试管婴儿技术的社会学意义?

2006-11-15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谢蜀生(本报书评人) 我有话说

随着20世纪50年代分子生物学的兴起而出现的生物技术浪潮,直接把科学技术的成果应用到对生命的操作上,因此几乎每一项重大的生物技术的突破,都引发了有关科学伦理的激烈争论。

1978年,胚胎学家爱德华滋(Edwards)和妇产科医生斯特普托(Steptoe)合作,应用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技术,为一对不育症夫妇生下

了一个“试管婴儿”――路易斯・布朗。人类通过两性结合而自然妊娠,制造生命,被认为是一个神圣的过程。试管婴儿的出现,使生殖过程中两性性行为可以与繁衍后代相分离,由于在试管婴儿的制造过程中,卵细胞可以来自妻子或妻子以外的任何女性,精子也可以来自丈夫或丈夫以外的任何男性,甚至孕育胚胎成熟的子宫也可以由另外的女性(即所谓的“代孕母亲”)来代替,因此在试管婴儿出现的初期,伦理方面的反对之声是很强烈的。但是人工生殖技术可以使不孕的妇女重新获得做母亲的权利,为这些人带来了福音,因此,在一阵喧嚣之后,试管婴儿技术便被人们接受,并成为临床治疗不孕症的所谓“辅助生殖技术”。

20世纪90年代有两项重大生物技术突破与试管婴儿技术有关。一项就是1997年2月,英国科学家维尔穆特实现了体细胞克隆,制造出多莉。这一成就意味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不用雄性的生殖细胞(精子)就可以完成。这一进展一经报道,即引发了激烈争论。另一项引起广泛争议的技术突破是,1998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汤姆森研究小组成功地获得了5株人胚胎干细胞系(ES细胞),他们可以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持续生长(永生化),并保持不分化状态(全能性)。上述二项技术的结合,使得以下事情成为可能:既不要特定的女性卵细胞,也不要男性的精细胞,就可以制造新生命。这无疑对生命伦理观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目前除了克隆羊以外,利用核转移技术已经成功的获得了克隆牛、猪、狗等大型哺乳动物,但人的克隆在技术上还没有成功。前几年,韩国科学家黄禹锡在science等顶级科学杂志上发文宣称,他们已经成功地通过体细胞核移植获得了人胚胎干细胞。这个曾轰动一时的“重大突破”,后来证明是一场科学骗局。但成功地对人ES细胞进行细胞核移植只是迟早的事,到那时,人类的理性就要现实地面对“克隆人”这种试管婴儿技术的挑战。目前,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反对所谓的“生殖性克隆”,即用生殖技术制造完整的克隆人,但对“治疗性克隆”大多持支持态度。

目前一般公众对“试管婴儿”,“克隆人”等名词大多是知道的,但对其具体的内涵,它们的具体技术方法,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可能都不太清楚。最近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祖恒兵写的《礼物还是灾难――试管婴儿技术浪潮的未来冲击》一书,详细地介绍了试管婴儿(包括克隆人)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文字深入浅出,是一本中国科学家所写的,较好反映试管婴儿领域进展情况的科普读物,值得一读。

《礼物还是灾难》还有一个可贵的特点是,作者对“试管婴儿技术浪潮”的社会学意义进行了分析,尤其是就生殖技术对婚姻、家庭模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对“后工业时代”在西方国家出现的“离婚案件:迅速膨胀”、“生育欲望:大幅降低”、“单亲家庭:大流行”等社会现象作了讨论。试管婴儿第一次使两性关系可以摆脱生育的使命,使性成为男女双方单纯的愉悦行为。正如避孕药的出现曾被认为是60年代出现的“性革命”的激动剂一样,“试管婴儿技术浪潮”对未来的婚姻、家庭模式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礼物还是灾难》这方面的分析与预测能够给我们一些启发。

自然生殖过程对人类来讲,具有某种美学的含义。“性爱-生育”这种模式产生的亲子之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试管婴儿相对而言过于冷冰冰了。我以为,试管婴儿技术主要目的还是为不孕夫妇解决生儿育女的问题,因此,目前将其定位于“辅助生育技术”是恰当的。人类从远古走来,生殖方式并未发生变化,而婚姻、家庭模式已历经变化,辅助生育技术是否会导致“自然母体生育将走向衰亡”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该书作者是一位年轻神经科医生,繁忙工作之余,对科学普及工作具有高度的热情,对此倾注了大量心力,在目前普遍浮躁的社会氛围下能潜心进行这种“无实利”的工作,是值的钦佩的。作者表示,他还将继续对试管婴儿技术浪潮对未来的冲击进行探讨,我们期待着他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

《礼物还是灾难――试管婴儿技术浪潮的未来冲击》,祖恒兵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22.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