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因为做记者的原因,对于“推倒重来”等字眼比较敏感,但在转型时期,此类主张见得多了也就见怪不怪。高书生第一次对我大谈特谈他的社会保障新主张时,我正是带着这样怀疑的成见听着的。接下来,我开始将“高氏社保新论”放入社会保障改革发展历程及其广泛争鸣之中考察,这个局部才与整体一起逐渐清晰。不久前
这本书集其个人10余年研究、参与决策之大成,也集中国社会保障50多年改革轨迹于一书,能用三个下班时间无阻滞地读完,其明白晓畅可想而知。体例之新颖,语言之活泼,使这一学术著作读起来如我熟知的解释性报道,但其专业根底之扎实、论理之严谨,又不我辈所能做到。
著者用心良苦。近两年来,他有意识地把专业性很强的社会保障知识,用通俗的语言去解读,以被大众认识、理解。暂不论其个人主张,仅凭这一点,就在图书市场中显得难能可贵。
公民参与,本身就是公共决策中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保障与每个人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更须保证公民的参与权。若全听凭“庙堂之高”与“象牙之塔”,不仅难以集智,还有损利之虞。而知情权又是参与权的前提,在此专业性很强的领域,知情权更显必要,又恰恰更难做到。于是,专家学者在这方面用专业知识对大众进行普及性教育,堪称“切中时弊”。
从这一角度去看,书中的“回顾篇”价值或许并不下于“反思篇”。不过,即使是在“回顾篇”中,著者也是多具创见的。如一开始就重提几乎被遗忘的《劳动保险条例》,其目的并非单纯地将“回顾”从改革之初延长到建国之初,而是要从尘封的记忆中找寻可资借鉴之处。在“反思篇”中,劳动保险的综合性、低费率等制度特征俱为作者面向未来的“第三条路”所吸取。从1951年的《劳动保险条例》到1978年的104号文、1993年和1997年设计社会保障改革大思路、2000年策划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几乎就是一部中国社会保障简史。著者在其中自然不乏“春秋笔法”,但又客观公正,绝无自说自话的专家著作通病。
因其面向大众的出发点,解释性报道般的体例、语言,客观平衡的分析、引述手法,高书生在这本书里有如一位“记者型专家”。用“记者”作修饰,并非要降低其“专家”的“纯度”与“高度”,恰恰是作为一名记者的可贵之处。
再说了,他本不是什么“纯粹”的专家,先后在企业、机关工作,全职参与过改革方案的制定,做过报社的专栏作者――这一点与记者更相近。以记者型专家的笔法,以百分之九十多的篇幅来回顾与反思,末了才在最后一章提出其“社会保障的第三条路”,这样才来得水到渠成,彻底消除“标新立异”之疑。
自然,在未竟的中国社会保障改革路上,仍有意见纷纭,更有路径依赖,高氏主张尽管有充足理由、也被世界银行精算出是可行的,但未必能真正在未来实行。不过,他和他的这本书至少告诉大众和决策者,事情是这么发生的,现在还有这么一种声音。
《社会保障改革:何去何从》,高书生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