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央视新年新诗会启用“名嘴”惹争议

2006-11-29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隽 我有话说

本想借助名人的社会影响力向大众普及新诗,却引来学界的批评甚至指责。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就发生在中央电视台“新年新诗会”身上。

近日,在中央电视台青年部、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传媒与中国新诗”学术研讨会上,郑敏、蓝棣之、吴思敬、杨晓民、张清华、杨匡汉、尹鸿等40余位国内

诗歌界和传媒界知名人士把脉央视“新年新诗会”,并就“朗诵会与诗歌传播”、“诗歌生产与诗歌接受”等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现场气氛非常活跃。

据央视“新年新诗会”总策划杨晓民介绍,举办这样一台诗歌朗诵会的最初动机,是想通过电视节目在中国精英文化――诗歌与广大电视观众之间搭一个桥梁。为什么叫“新年新诗会”呢?因为大家对新诗并不了解,甚至非常陌生。别说一般老百姓,就是好多教授,包括非文科教授都不太理解,读不懂,也不读。为什么要找播音员、主持人来朗诵?杨晓民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就因为他们能提升传播效果,说白了,播音员、主持人朗诵意味着明星效应。如果没有收视率,这个栏目节目就办不下去。

据央视青年部主任潘超介绍,这档节目的实际传播效果非常令人满意,两届的“新年新诗会”在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播出,尤其是播出时间选择在农历的大年三十(除夕),收视率达到百分之一点多,一次相当于中国有1200多万观众观看。收视率调查显示,首届“新年新诗会”在除夕的收视率为0.89%,第二天就上升到1.2%,这在所有栏目、节目都有收视率压力的中央电视台是很不容易的。

尽管这档节目有了不错的收视率,但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张清华教授还是指出了一些可挑剔的地方:“比如王小丫念了几句诗,有两句是错的,一下子把诗给改了。作为节目的导演,有责任告诉她们,必须严肃对待朗诵,这是体现主持人的文化品位、文化形象的节目,你得抓住这个机会,更投入一点。包括李修平,她是一个很优秀的播音员,她朗诵《金黄的稻束》,稍加努力还可以做得更好。”

对于张清华的意见,杨晓民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一个很严肃的主持人和他朗诵诗歌的意境之间也许会有反差,但这个反差恰恰能收到一些戏剧性的效果。当然,也许有一部分人想看看优秀主持人朗诵诗歌是什么样子,这也很正常。另一方面,央视的主持人、播音员总体素质是高的,他们对参与高品位的文化活动是充满激情的,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也是文学爱好者。通过“新年新诗会”这一形式,让中国观众了解中国一百多年来还有这样多的好诗,这是节目组的初衷。

清华大学中文系蓝棣之教授也提出了几点个人意见,他认为这两届“新年新诗会”节目的节奏不一样,像鞠萍朗诵的节目,处理得就很戏剧化,诗歌不可以这样处理。诗歌有四拍,每一拍占的时间应该相等。反过来说,像周涛、王小丫的朗诵,并不是诗歌的节拍,而是一种朗诵台词的节拍。整体上看,这两届的“新年新诗会”在内容上是像诗歌,但在语言上不像诗歌,更像主持人的台词。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傅成教授认为,央视这两年搞的“新年新诗会”,是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它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诗歌和诗歌传播的本身。他说在网上看到观众对朗诵会的评价非常好,因为它可以引导人们重新关注诗歌,关注文学,关注母语。

关于选择朗诵者的问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尹鸿教授认为需要搭配主持人,不妨选一些诗人,也不妨选一点普通的年轻人,让群体有差异,有一种对诗的不同理解。而且要尽量放弃台腔,放弃化妆的声音。那种高调,那种动不动就激情澎湃的方式不是诗歌,诗歌是来自内心的东西。

让大众媒体与诗歌联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但“新年新诗会”制片人李媛媛表示,明年的新诗会将努力解决这个问题,艺术上要有意境,要做成还原电视诗歌的一个平台。要借助电视,创造一个唯美的情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来阐释人类最美好的,区别于其它所有动物的一个特质,那就是情感。李媛媛介绍,明年的新诗会共有33个人参加演出,绝大多数是经过专业训练的主持人,还有一部分是邀请的艺术家,预计在元旦期间1、3、4、7、10套播出。她强调,播出的频道和时间都比以前有增加,可见台里的重视程度。

李媛媛还透露了新诗会目前的准备情况和拍摄进展:在保持原有高雅、唯美风格的基础上,着重在表现形式上有突破创新,将交响乐现场演奏与朗诵者激情吟诗相接合,让二者在表演中形成有机互动。此外,现场采用360度全景舞台也是“2007新年新诗会”的一大亮点。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将于12月初完成节目的录制工作,随即进入后期制作环节。今年农历的除夕,观众又将看到一台诗歌的盛宴。

杨晓民说,中央电视台每年有一个新年音乐会,还有春节晚会,我们要用主题诗会的方式庆贺一下,并把中国新诗推广出去。不管有多大的压力,我们要坚持下去,争取把它做成一个品牌节目,最好像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一样,成为中国知识界的一种新年仪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