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高校传统文化课陷入教学盲区

2006-12-06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记者 陈香 我有话说

本报讯 近悉,在教育主管部门最近组织的一次对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材和课程情况的调查中发现,高校传统文化课程普遍存在着教学问题,在部分高校甚至出现了常识性的错误。学者们忧心忡忡地提出,传统文化课至少在师资、教材、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上还有待进一步的规范和提高。

随着传统

文化热的不断升温,传统文化相关课程近年来也被高校普遍纳入了“通识”教育体系。“90%的高校都开设了传统文化相关课程,叫做中华文化概论、中华文化入门,等等,但都效果平平。”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评论。

尽管从大一开始就知道学校有一门全校的公共选修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已经是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大三学生的夏灵芝却从来没有考虑选修这门课程。她告诉记者:“这门课是哲学系老师开的,一学期都是他从头讲到尾。”如果一学期只讲授传统文化“哲学”,没什么意思。

浙江大学可选的传统文化课很多,但信息学院的小孙却都不太满意。“感觉上得太死板,大家兴趣都提不起来。故纸堆里的古代文化,没有人去听的。”他提出自己的建议:“传统文化有没有可能和实际相结合?”

四川大学中文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曹顺庆教授告诉记者自己的一件亲身经历:“在一个还算是比较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院校,一位老师把‘如享太牢’中的‘太牢’,解释为‘监牢’。这是误人子弟啊!”

所以,师资问题是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学者们向记者表示,讲传统文化,首先不能讲成戏说,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精髓只能自己懂了透了,才可能讲得精彩。而曹顺庆告诉记者,现在的情况是,教传统文化公共课的老师大都是中青年教师,其中很多还是才刚刚毕业,“很多都没有原原本本读过十三经,也很少有人通读过二十四史,能把先秦诸子的书读完的人也少见,自己都半懂不懂,怎么教学生”?曹顺庆提出,虽然师资方面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如果没有意识,不加强培训,尤其是加强对部分理工科院校公共课教学部老师的培训,那么师资将是制约传统文化课程质量的根本性问题。

“探讨所有的教学方法都没有绝对意义,有没有优秀的教师是第一位的。”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陈思和教授提醒,培训之外,如何用制度来保证优秀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是关键。

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建设面临的另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教材问题。温儒敏告诉记者,现在,专门为传统文化通识课编写的教材比较少,更多的是比较专门的教材,比如专为中文系学生的专业课编写,而非为非本专业学生编写的通识教材。“即使在为通识教育课编写的传统文化教材中,也普遍存在着‘大而空’的问题。”曹顺庆表示,就像中央民族大学的学生反映的那样,现在的传统文化课教材一般都是泛泛的文化通论,没办法提起学生的兴趣。对此,陈思和认为,“文化”是非常广泛的涵义,泛泛而谈还不如不说,“通识、概论不适合做文化素质课的设课角度。”曹顺庆因而提出:“教材应该以实的为主,以问题带经典作品原文,以作品印证问题。”他现在考虑的是,怎样把教材建立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再来进一步探讨问题,或者通过探讨问题,引起学生进一步阅读文本的兴趣,也就是说,既不能一味讲空论,也不能仅仅编个作品选就丢给学生,而是两者的巧妙结合。“我刚刚在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的《中华文化》,或者可以代表我在这方面的尝试。”

对浙江大学小孙同学的不同意见,一位南开大学的教授承认,“传统文化课如果与现实完全不相关联,自然教学效果不好”。他认为,传统文化课程被接受需要有一个发展时段,需要在新时间语境下的重新阐释。“要把传统文化课与现实的密切联系提出来,提升学生的眼界,丰富他们的思维方式,学生才会觉得有收益”。

看来,传统文化课的课程体系和讲授方式也需要进一步的规范,但“规范不是限制”。温儒敏表示,现在传统文化课几乎都是“因人授课”,老师想怎么开就怎么开,哪方面懂得多就多讲一些,不懂的就少讲甚至不讲。“这也是因为传统文化课程涉及面太广,另外也没有统一教材样板所致。”同时,也缺乏专家将其作为正规课程来建设:“到底应该怎么讲,讲什么,面对文科生、理科生不同的知识结构,怎么讲才能激发不同学生的兴趣,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下一步要关注的。”

“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传统文化课都是一个老师从头讲到尾,一个人把各家各门、从先秦到清代,从天文地理到易、道、佛,从服饰文化到琴棋书画,一一讲通,是完全不可能的,除非乱讲或者照本宣科。”对此,曹顺庆建议应该进行群体式教学的改革,每个老师选择最专长的专题和相应文本,可以“群体互补”。现在,四川大学的实验是,每学期都有来自中文、历史、哲学等不同系部的十几位老师同时开课,学生可以选择不同专题来上课,学有专长才能真正讲得透。

另有学者提出,传统文化通识课还存在着盲目通俗化的误区。“古代文化有其特定语言――古代汉语,如果不从古汉语的角度来理解传统典籍,就会理解不好;同样,完全从白话文来翻译典籍,也学不好典籍。比如,一本《诗经》无论如何翻译,都像打油诗。”这位学者提出,在上传统文化通识课时,翻译应只在必要时作为辅助,应该更多地从注释来理解典籍。

据了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未来五年,国家将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传统文化课,加强高等学校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并推动相关学科发展。无疑,传统文化课还将持续升温。但如果传统文化课的基本教学问题无法得到解决或改观,这种升温就有可能只是“虚火”一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