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了深入开展“出版物质量管理年”活动,从1月22日起,新闻出版总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小学教材印装质量检查活动,并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公布调查结果。
据新闻出版总署印刷复制管理司介绍,近年来我国出版物发展迅猛,比如,2005年共出版图书22万种,总印数64.44亿册(
张),从图书出版数量上我国已经成为出版大国。但是与国外相比,我国出版物的印装质量仍有较多问题,比如纸张残缺、印刷模糊掉色、装订不牢等现象突出。近年来,作为印刷行业行政管理部门,总署针对印刷业质量问题开展过若干次专项行动,并取得一定效果,推动了企业质量意识和质量水平的提高,全行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为贯彻总署党组“出版物质量管理年”的决策,推动质量管理工作向纵深发展,总署印刷复制管理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决定,在“3.15”期间开展一次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教材印装质量检查活动。通过此次检查,一方面监督出版物质量,另一方面借此将全国各地的力量整合起来,为形成今后长期有效的监管机制做好准备。之所以选择中小学教材为首批检查对象,是因为中小学教材在范围上全国覆盖最广,内容上的影响重大。
据了解,此次检查活动将分为三个阶段,1月22日到2月10日,将对各地印刷中的中小学教材的企业进行现场督察,2月10日到3月1日,对出版、发行单位书库中的教材印装质量进行检测,3月1日以后,对已经流通到中小学生手中的教材进行抽查。其中各地抽样品种占全部的50%,以语文、数学、英语等必修科目为主。最后,在3月15日,新闻出版总署将公布质检结果,并形成评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