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从1995年开始筹备,1996年正式启动,李希凡、陈绶祥、孟繁树、秦序、刘峻骧、单国强、田青等150位卓有成就的学者专家参与,被学界称为“中国艺术史研究奠基之作”的《中华艺术通史》,除《年表索引卷》外的13卷目前已经全部出齐。
“很多主编、副主编在参加撰稿、审稿
《中华艺术通史》是一部以音乐、舞蹈、戏曲、说唱、杂技、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和工艺等全部艺术门类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大型史论著作,全部论著按中国历史发展顺序,上起原始社会,下迄清宣统三年(1911年),分为14卷,凡700万字。这之前,世界上也没有过这样综合体例的艺术史典。西方艺术史如《剑桥艺术史》等,实际上只是美术史及造型艺术史。而此前,我国编写的艺术史受西方影响,都是按学科分支的门类艺术史。
“但古代中国的情况与西方并不同,受到思维融通混一观念的影响,我国古代对艺术的感觉是融通混一的,中华文化始终是连绵不断、向前发展的。”著名文艺理论家、《中华艺术通史》总主编李希凡告诉记者,许多今天的学科分支在古人那里常常是难以明确区分的,例如乐舞一体、书画同源,特别突出的是戏曲,它是一种包含了诗、歌、乐、舞、表演、念诵、对白、技能、武术以及美术等众多艺术特质的综合艺术形式,在西方艺术里缺乏对应物。因此,研究界必须要获取综合融通的艺术视野来适应获中华艺术的这种特质。另外,在相同的历史时期和环境背景下,不同艺术门类的作品会形成趋于一致的审美风尚,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显现为明显的发展波,体现出共同的律动,当对对象进行单个审视的时候,它们的共性不容易体现。这些,要求我们从整体的角度来审视中国艺术史。
“重写中国艺术史”在艺术史论界已提起多年,终因工程量繁复浩大,且每一位艺术史学者都只是门类专门家,而不是艺术史通才,而最终屡被悬置。
最终,上世纪90年代初,在李希凡和诸多学界同仁的坚持之下,《中华艺术通史》终于得以筹备;但因耗资巨大,国家拨款始终未能完全到位,这个学术工程辗转数家出版社,均因“投资过大,编撰完成之日微茫”而被婉拒,直到1996年得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一期投资200万元,终于启动;历经10年艰苦编撰,《中华艺术通史》得以在北师大社面世。
学界评价,《中华艺术通史》采取断代分卷的形式,还历史以本来面目,立足社会总貌和艺术发展的总体把握,将共生于同一社会环境或文化氛围内的各门类艺术的成就科学反映。同时,《中华艺术通史》的编撰在对中华艺术精神及其特有的观念体系的探讨中,突出了中国艺术的特点――不在于再现,而是将对客体的感受、认识,化为主体的精神、生命意兴并融入到艺术创造中去,重表现、重传神、重写意,强调艺术家心灵感受和意兴的表达,完全区别于西方艺术传统中以描摹、再现客体、重视物化形态为主要特征的艺术思想,形成了中华艺术自身的美学和艺术理论体系。
“华夏文化自有强大的历史传统,这种传统一直到今天仍然支配着我们的思维习惯,它构成我们的‘根文化’。”中国文联副主席廖奔如是评价《中华艺术通史》。
另据记者了解,《中华艺术通史》1998年被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列为“九五”规划重大课题,这也是艺术学门类迄今为止的两个国家重大课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