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卡米洛的名字于我陌生,据说这位女作家是美国当代童书界最耀眼的明星,是纽伯瑞文学奖金奖和波士顿全球号角书奖金奖获得者,声名了得。不过国外引进童书不少,有爱不释手的,也不乏感觉不过尔尔者。因此,不经意地
但是很快,我发现自己错了。
我受到了一种无可抗拒的牵引。它来自故事本身,散发着温暖情愫的文字气息,来自那只小瓷兔子的奇特命运,以及它所讲述的你能看到却无法触摸到的爱与苍茫……在读过几页之后,我感到了手中这本小书的沉重。当在阅读中不知不觉为其撼动落泪时,我在心里断言,这决不是一本轻薄之书,它的分量足以和一些流传于世的经典作品抗衡。并且,我非常愿意将心目中的“最佳童书”授予他――一只命运多舛的瓷兔子,爱德华。
先来分享迷人的故事――
从前,有一只瓷兔子被一个小女孩爱着,他叫爱德华,小女孩叫阿比林。他喜欢别人称呼“他”,而不是“它”。虽然他自己无法活动,但他有沉默的思想,他默默地看,默默地想。后来,爱德华在一次海上旅行的途中与阿比林意外分离,被扔进海里。从此,开始了穿越黑暗的旅程。
在爱德华沉睡于海底的第297天,他被一张渔网救起。他又被埋在垃圾里,给一条狗刨了出来。他和狗的主人流浪汉一起旅行了很长的时间,后来又作为稻草人工作了很短的一段时间。
他来到了四岁的病孩萨拉身边,他爱着萨拉,并眼看她死去。
萨拉的哥哥带着他在孟斐斯大街上跳舞卖艺。在餐车上,他被人打破了头颅。他的头颅碎成了21块瓷片。哥哥为了还他生命,宁愿失去他,也要尽力让他复员。爱德华离开了哥哥,却在玩具娃娃修理商那里重获了生命。
爱德华发誓,他再也不会犯不懂爱的错误了。
他在寂寞的玩具店里等待,孤独了,绝望了,没有人可以打开他的心扉。可是最后,一只100年的老娃娃对他倾吐箴言:“你必须充满希望。你必须知道谁会爱你,你下一个会爱谁。”“打开你的心扉,有人会来的,有人会来接你的。不过首先你必须打开心扉。”
有人会来接你的。爱德华的心扉开始再一次敞开。
多少个季节过去了。有个人真的来了。是已经成为母亲的当年的小女孩阿比林。
爱德华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路。
是奇妙而艰辛的旅程。心一次次破碎,生命却在破碎中继续。黑暗压顶,却一定要穿越黑暗,愈益深重的黑暗,勇往直前。而支撑这一切的,是一个字――爱。
一直以为,以清浅语言说深奥繁复的人生,是儿童文学的最高境界。迪卡米洛做到了。她平静而从容地讲述,跌宕起伏而深情款款地讲述。故事在她笔下获得了自在的生命,爱德华不再是一只沉默的瓷兔子。读者的心被爱德华的命运牵动,在酣畅的游戏般的阅读快感中,冥然回想,审视内心,探访爱的真谛。
这是一本凝重温情的爱之书。开头便埋下伏笔,临行前,阿比林的奶奶讲述的“不懂爱的公主被巫婆变成疣猪”的故事仿佛神谕,为这个关于失爱、寻爱的故事拉开帷幕。漫漫长途,我们不单看到了爱德华在命运中的挣扎徘徊与醒悟,也看到了伴随爱德华出现的众多人物的多面人生,丑恶与自私,残忍与冷漠,无私与纯真,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薄薄一册,却引申出太多值得解读的内容。
有的书,冗长而轻薄;有的书,短小却深远。《爱德华的奇妙之旅》当属后者。不到10万字的篇幅,迪卡米洛却用整整28个章节来串连,每个章节之间,珠环紧扣,让阅读始终保持良好的节奏,这是属于标准童书的结构技巧。小读者会迷恋奇妙却悲情的旅行故事,成人读者则读到故事背后掩藏的爱的真言。
我想,认识了爱德华的小孩子,会在很小的时候真的懂得“爱”这个字以及所有爱他(她)的人;认识了爱德华的大人,会重新解读爱的含义,在或感灰暗的人生中途,重新学会爱,捡拾起等待爱的信心。就像100年的老娃娃对爱德华说的:“如果你不打算爱与被爱,那么整个生命之旅都是毫无意义的。”
感谢迪卡米洛,在2007年的岁初,为中国读者带来“爱德华先生”,让我们获得爱的权利。
“人有爱的权利吗?问问流淌的水,问问逃逸的空气,嗡嗡飞的小虫和黑夜的火焰吧。”维克多・雨果说。现在,我们还可以问问迪卡米洛,问问爱德华。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美】凯特・迪卡米洛著,王昕若译,新蕾出版2007年1月第一版,15.00元/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