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卫平:1961年生,文学评论家,儿童文学理论家,现为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人文学院儿童文学系主任、《中
国儿童文化》主编及《中国儿童文学》编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论著有《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流浪与梦寻――方卫平儿童文学文论》、《儿童文学接受之维》、《儿童文学的当代思考》《法国儿童文学导论》、《逃逸与守望――论九十年代儿童文学及其他》等,与他人合著《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中国儿童文学五人谈》等,合作主编有《新语文读本》(小学卷)等。
2006年岁末,明天出版社推出了《方卫平儿童文学理论文集》四卷本,素雅、精致的装帧传递着编者们的用心和厚爱。我想,这份用心和厚爱所寄寓的情感是双重的,它既是对中国儿童文学这份事业的虔诚,也是对一位虔诚的从业者的敬重。方卫平,这是一个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如影随形的名字。可以这么说,这部文集所呈现的150万字左右的文字,见证了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二十余年来所走过的路程,也记录了一个个体生命二十余年的学术思考。而对阅读者来说,打开这部文集,就是穿越一段激情漫溢的历史,走进一个理想者寻梦的天路旅程。
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发生
文集的第一卷《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下文简称《批评史》)是一部极具开创性意义的力作。因为它第一次在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理论研究中以通史的方式纵向梳理了古往今来中国儿童文学的全部记忆和痕迹。我们知道,就现代学科的形态而言,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起于“五四”前后那段西学东渐的岁月,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中国阔大深邃的文化长河中从不曾出现过儿童和童年的身影。如何去找寻、捕捉他们的身影,又如何去述说、评价他们,这些都和史家的历史观有着息息相关的内在联系。那么,在这部《批评史》中,作者向我们呈现了怎样的一种历史观和历史方法呢?
“在中国儿童文学及其理论批评走向自觉之前,中华民族已经拥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围绕着儿童的生存、教育、成长等内容建立起来的各种观念、准则、机构、设施等等,早已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绵延不断的文化现实,而儿童文学及其理论批评作为一种具体的儿童文化现象,或隐或显,或消或长,一直是其中一个不可分离和忽视的组成部分。只是,作为一种与现代儿童文学及理论批评形态相对而言的史前期文学形态,它们常常是零散的、不自觉的,甚至是被扭曲的,而且,它们早已被沉重的历史帷幕所遮掩,以致对我们来说显得如此遥远而陌生……理论思维应有的历史感和难免会有的好奇心,都将提醒并诱使我们将目光投向那早已垂落的更为幽深的历史帷幕,发出更为深长的历史探询。”
行文伊始,作者毫不迟疑地完整表达了自己进入历史的一种姿态和期待:首先,他试图尽最大可能使儿童文学返回到整个文化的大系统中,如此便有可能获得超越现代学科限制的广角视域,而这种视域的获得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彰显中国儿童文学的本土性以及对中国儿童文学历史探寻的意义;其次,他明智地放弃了历史能够被把握、被条分缕析的乐观。正是这种放弃使得作者能够摆脱站在历史制高点的优越和偏见,潜返于时间之河,在同情与理解中尽可能还原一种历史的“真实”。他清醒地意识到《批评史》的写作将要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获得一种平衡:写作主体的个人趣味立场与被观照对象要求的客观中性之间的平衡、历史诉说的绝对与相对之间的平衡、文化视野与文学审美的平衡……
在上述历史姿态的导引下,《批评史》成功地描述了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的发生和演变,并且跨越了近五十年的学术裂沟而得以与“五四”那一代人的思考发生碰撞、融合。周作人的“儿童本位论”、陈伯吹的“童心论”、杜威的“儿童中心主义”……那些在中国大地上曾经卓有影响的观点和学说都一一被作者分析和审视。这种深刻犀利而又不失敦厚的历史叙述使得整部《批评史》不仅成为传达作者儿童文学观的有力媒介,而且有效地承担起对现在和未来的中国儿童文学言说的责任。尽管在作品完成后,中国儿童文学并不曾停止它的脚步,但《批评史》所建构的一种儿童文学史观和儿童文学观依旧是现在的我们观照这纷繁芜杂的文学现象的一个强有力的支撑点,而这正是《批评史》所收获的最大成功。
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学术可能
也许,我们可以把《批评史》视为方卫平学术之旅中的某个原点,围绕着它或者从它出发,作者的足迹遍布儿童文学视域所及:《童年:儿童文学理论的逻辑起点》、《从发生认识论看儿童文学的特殊性》、《儿童文学:在创作者与接受者之间》、《恐怖美学及其艺术策略》、《略谈儿童文学的民族性与现代性问题研究》……收录于文集第二卷中的近四十篇论文清晰地呈现了他跋涉过的边界。作为一个学术生命萌芽、成长于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者,他深知儿童文学这一年轻、弱小的学科是多么需要一种跨界的视野和方法才能促进它的生长与壮大。如果说那些论文是他试图将儿童文学研究引领到更为开阔的学术领地的一次次突围的话,那么,收录于同一卷中的《儿童文学的接受之维》则是一场颇具规模的战役。在洋洋12万字的论证和思考过程中,作者吸收、借鉴了心理学、美学、教育学、语言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前沿成果,提出了儿童文学文本的立体结构、儿童接受的现实分化、青少年亚文化的“场”等诸种儿童文学理论新概念与新方法。这种体系性的基础理论建构工作带给了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令人鼓舞的学术前景和可能。
而第四卷《法国儿童文学导论》(下文简称《导论》)则是作者以一个中国学人的身份执着深入法兰西文化腹地的又一次精神漫游,也是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研究试图建立世界视野的一次努力。作者以极大的耐心对法国的历史、哲学乃至于科技的发展进行追本溯源:从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到启蒙运动中的卢梭;从凯尔特人建立的居住地到17、18世纪号令欧洲的强国;从印刷术的应用到当代儿童读物的出版数……一切对法国儿童文学有意义的事件、有意味的细节都被纳入《导论》的逻辑框架之中,从而构筑起坚实的理论背景,同时又以雄辩的事实传递着强有力的信息:尽管儿童文学是而且可能永远都是弱势存在,但它对于人类文化永远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
作为一名研究者,方卫平不仅致力于儿童文学基础理论的建构和研究疆域的拓展,而且还对正在发生的各种文学现象始终保持了在场的状态。文集第三卷收录的便是从80年代开始一直到当下的各种评论文章。透过这些近百篇的评论,我们看到了一个评论者活跃的身影,也看到了一份对中国儿童文学的拳拳盼望之情。面对许多新的文学现象、年轻的作家、不太成熟的作品,作者总是试图先走进去、理解它们,然后再从另一个路向委婉地指出其中的缺陷和需要解决的困境。虽然从纯粹批评的角度而言,作者的这种言说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批评的杀伤力,但对于脆弱的中国儿童文学来说,也许这是最能够传达批评的善意和良苦用心的方式了。
2006年的方卫平先生正值45岁的中年,在文集的序言中,他这样写道:“从事儿童文学研究和写作已经有25个年头了。儿童文学研究这个职业,给了我的人生和整个生活太多的馈赠和赐予,而我也在这条路上倾注了自己的生命和热情。如果说中年有一个人生驿站的话,那么我希望这个驿站只是又一次出发前的一个小小的歇息场所。对于儿童文学、对于儿童文学研究,我的学术之梦还没有止息。”法国人伊夫・塔迪埃曾把文学批评比作照亮作品、主导作品的亚历山大灯塔,而我们知道,方卫平点亮的那盏灯照亮的不仅仅是一部部沉默的作品、一个还很弱小的学科,它更照亮了他的和我们的寻梦的生命。
《方卫平儿童文学理论文集》(共四卷),方卫平著,明天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65.00元/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