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数次去过台湾,在那里听到一句话,叫做:“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宁卖祖宗坑,不卖祖宗声。”这说明台湾民众对于自己母语的宝爱与珍惜。而闽南方言作为大多数台湾人的母语,尽管名称上又称为“台语”,但其交际功能与文化内涵是并无二致的。这种历史事实与现实的存在,并不是任何意识形态的干扰所能抹杀
作为《词典》主体的正文,分为《闽南方言特有词》和《普通话闽南方言对音词》,体现并涵盖了闽南地区的人们使用母语在语汇方面的现状,即是既有本地区特有的词语,又有来自现代中华民族汉语通用语――普通话的词语,后者只不过存在与普通话的语音折合关系而已。
释义可以说是每一部词典的核心和灵魂。本《词典》在这方面花了很大功夫,在保证科学性、准确性的前提下,行文的详略也处理得比较好。例如不少方言特有词,用普通话的对应语词注出就可以了,不用对后者的意义展开描述。最少只用一个字,如“?鹞”直接注为“鹰”(248页)。这是“惜墨如金”。而对于某些与普通话有别、乃至在方言内部不同地区意义和用法有别的词,加以详细说明交代,例如“小胆”一词(152页),又有“胆细”和“无胆”的说法,同时又有近义词“慑胆”和“栗胆”,二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有着细微的区别,替代使用的条件和场合彼此不同。算了一下这个词的释文,有16行,超过270个字,可谓“用墨如泼”。而这对于读者的理解和使用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频繁,有些来自闽南方言的语词也进入了内地(当然不见得马上进入普通话),有的可能先是通过台湾文学作品传入而主要活跃于青少年之间的。
还有一些闽南地区特有的名物词、文化词,如地区特产食品“涂笋冻”(99页)、“?五香”(499页),漳州的传统名牌中成药“片仔癀”(348页),曲艺形式“南曲”(又名“南音”、“南乐”等,325页),重要名胜景点如“南普陀寺”(324页)、“泉州海交馆”(401页)等,也都不吝笔墨,详加注释,不唯揭示了闽南地区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积淀,也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如果要挑毛病的话,当然不会找不到;因为任何字典辞书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包括国内最享有盛名、最推行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在内。本人未曾编过方言词典,但我知道在方言研究中,要准确判定一种方言的特有词是相当困难的,因为方言与方言之间、以及方言与通用语之间,在词汇方面的绝对界限是不易断然划清的。本《词典》收词的一些处理,看来也体现了编者在这方面存在的困惑。以“交”字头下收录的复合词为例,在《普通话闽南方言对音词》中列有34个词(858-859页),全部见于《现汉》(第5版,下同),而在《闽南方言特有词》中,ka音节下收录11个(55页),全部是不见于《现汉》的,应该属于地地道道的特有词。而在kau音节下收录的21个(281-282页),则一是与《对音词》中重出的依序有“交接”、“交替”、“交关”三个,其中后两个是与《现汉》释义基本不同的同形词,但“交接”的释义:“①连接;②移交和接替”却是完全相同的(包括用例也基本相同),只有③义,《现汉》是“结交”,本《词典》是“接洽”。那么只要把③义列出,似乎就可以了。二是与《现汉》重出而释义未见得有多大差异的有“交结”、“交割”两个,而“交结”的①同释为“结交”,“交割”的①同释为“双方结清手续”。二词只有义项②与《现汉》有区别,如果说因此而需要连①都一起列出,以此体现方言词与普通话语词的词义有同有异的现象,也未曾不可作为体例之一,但这需要在“凡例”(五.释义)中加上这一条,就能更加严密了。